最近聊了比較多的英國放松簽證的問題,有松動移民傾向的跡象。
而且英國本身現(xiàn)在在歐洲地位比較尷尬,旁邊幾個國都不帶他們玩,脫歐還沒脫徹底,本身還和蘇格蘭搞內(nèi)訌,經(jīng)常就能掐一掐。也是沒誰了。英國就是這樣,在作s的邊緣瘋狂的拉扯。
這不,現(xiàn)在當?shù)匚飪r瘋狂上漲,天然氣,油價上漲,直接翻倍的漲,也是很無語。電、煤也很恐怖,新合同是四倍上漲。通脹更是近30年最高,即將漲到8.5%。
于是英國這邊就索性跳反了,得遠交。于是才有了搶人大潮。
在這種大潮之下,其實近幾年的機會是實打?qū)嵉脑黾恿?。舉個例子,像現(xiàn)在國內(nèi)985的學生,走秋招。在國內(nèi)就能完成英國這邊的面試,全程走線上,都不用線下去面。本身因為c-19的原因也改成了線上。于是從申請到拿工簽國內(nèi)就完成了。
這放在之前,哪有這種好事?現(xiàn)在的確找工作肉眼可見的放寬了。外加國內(nèi)又有裁員潮,英國這邊可不是使勁揮動鋤頭挖人嗎。
還有說到找工作這件事,就之前很多留學生吐槽英國找工作難,找不到的表示他們排外。而且搞膚色歧視。
其實英國真沒有排外這種說法啊,說真的你去倫敦找工作,沒有比倫敦更包容的城市了。真的是什么樣的老鐵都有啊。
說排外的只是掩飾你找不到工作的無能罷了。
以前可能的確難,在卡相和梅姨那會兒的確難啊,政策不允許啊,本身就不是移民國,那時候還在致力于脫歐。又沒遭遇劫難,肯定不想吸引國際學生啊。
所以那時候給國際學生的工作機會本來就少,本土和eu才是親兄弟,不但學費半價,免簽,互相都有資源扶持。你找工作的確沒人家有優(yōu)勢啊,干不過他們正常。
不要說干不過eu了,其實國際學生里面,能干過三哥、相撲國的選手就不錯了。
現(xiàn)在政策放開了,eu的學生也在一個起跑線了。從申請學校到就業(yè)都一個水準了。他們也是國際學生了,雖然很多eu的學生表示不來英國了,再見再也不見了。這也是英國為啥加大亞洲這邊的傾斜和試好的原因啊。沒人來,可不得挖人嗎。
所以現(xiàn)在大方向是友好的,你機會是很多的。不過很多留學生依舊拿不到工簽,即使有畢業(yè)生簽證支持的情況下??赡芤彩呛耐赀@兩年簽證,然后打道回府而已。
畢竟英國人要的是高技術人才,很多國內(nèi)學生雖然讀書讀的好。但不一定屬于這種。
為啥這么說?
一是國內(nèi)學生真的是應試教育堆出來的,可能讀到碩士也沒好好工作過,不曉得社會多難熬啊。人家eu和本土的學生不一樣,能讀到本碩的說明本身就是有潛力的那批了。否則直接本科就不讀了,直接分工去往水電水管工,叉車這種方向走了。畢竟工資也差不多。還讀個錘子。
英國或eu這邊能讀到本碩的,實力其實強到?jīng)]邊了。屬于那種teamwork不好好弄也能上大分的選手。而且他們獨立早啊,得自己解決資金問題,很早就去打工,去營銷自己。比國內(nèi)學生更早接觸這個社會規(guī)則。國內(nèi)學生了,讀到碩博,可能還是在家庭的保護下,一副與世無爭歲月靜好的樣子,真的是不當家不知財米油鹽啊。當然,我沒說都這樣,但能有20%的學生能提前入世的就不錯了。
就問你,你是老板,你要誰?你要啥都要重來的小白還是有一定經(jīng)驗的精神小伙?所以,這里真的有差距,你們細品。
二是語言能力的問題,有些學生的確在一些需要語言能力的環(huán)境把自己搞砸,面試啊這些。語言差也會相對封閉自己,覺得自己各種不好,不能爽利的去推薦自己。也是減分項。
其實很多單位,語言不是問題的,只是你心中有刺而已。
再有就是歧視問題,歧視哪里都有,但在就業(yè)不會有明顯的膚色歧視。這種你真可以去告他們的。報個警的事。
而且官方也很重視這個事情,啥事情只要是歧視你都找警察叔叔協(xié)助的。即使申請學校也是,有學生用這個說學校,即使背景差點,學校有的時候不得不吃這個啞巴虧。何況找工作的時候。
就英國真的是包容的,這一點在英國讀藝術類專業(yè)的學生最有發(fā)言權,你穿什么奇奇怪怪的,同性之好什么的。在英國完全是被尊重的,沒人管你的。在國內(nèi)這個可能被指指點點,唾沫橫飛。這個在英國不會有。
這是很多人,選擇英國的原因。即使工資也就這么點,可能還不如回國高。但他們就是喜歡,幸福指數(shù)高啊。中產(chǎn)和以下,沒什么卷的土壤,你不喜歡嗎。至于下一代,有的人覺得活的這么累做什么。
在目前英國政策放開的情況下,能留英的還是留英吧。工作機會也多了,畢竟現(xiàn)在換血換的快??赡芤院?,你也會過上一周工作四天,三天該干嘛干嘛,喂喂小松鼠,公園跑跑步,周末報個興趣班。一年20天+的年假到處飛,不會有加班,享受慢節(jié)奏,把急性子磨平。
ps:不過看似美好的生活,總是充滿著陷阱,感覺動力就磨沒了,可能這是金字塔頂端的人愿意看到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