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留學圈的鄙視鏈,大家第一反應可能是:英美的看不上加拿大,加拿大看不上澳洲的...
沒錯,留學圈鄙視鏈文化的第一條,也是最淺顯的一條,就從留學地域開始。
其實在留學圈,有著各種各樣的“鄙視鏈”,包括地區(qū)、學校、專業(yè)等,一不小心”被野雞”,一不小心“被水碩”的故事比比皆是。
2023年“鄙視鏈”文化圈也沒歇著,又形成了一些新的鄙視鏈。雖然有些毫無現(xiàn)實依據(jù),但這些鏈條更新了,我們來吃吃瓜不過分吧~
內(nèi)容純屬娛樂,大家切勿當真?。?!
留學國家鄙視鏈
如開頭所說,美國>英國/法國>加拿大>日韓>澳洲>東南亞>港澳臺>非洲。
英美兩國隔著大洋,相愛相殺幾百年。無論是各個學科,還是學校綜合實力,兩個國家學校都在比拼較量。拿最新的2023年泰晤士世界大學排名來說,英美霸榜了前10,牛津大學第1、劍橋第3、帝國理工學院第10,而美國則占了7所。
美國有著以紐約為首的大都市,無疑是教育資源和工作機會,最豐富的地區(qū),因此穩(wěn)穩(wěn)地坐在了鄙視鏈的頂端。當然,各名校錄取門檻以及學費都高。
然而英國也不甘示弱,認為自己提供了“貴族化的精英教育”,堅定鄙視非英國地區(qū)的留學生。不過英國學制短這一大特點,經(jīng)常遭受外界吐槽。
其他留學國家/地區(qū),也有各自優(yōu)勢。
加拿大、澳洲,多元化環(huán)境,性價比高,更容易移民,研究生學位不需工作經(jīng)驗,可直接申請移民。
我國港澳地區(qū),留學資金成本低,授課質(zhì)量高,學位含金量高,接觸優(yōu)質(zhì)華人人脈圈的概率更大,受國際形勢所帶來的不利因素較小,擁有符合中國國情的國際視野。
新加坡等東南亞國家,留學門檻較低,并且治安好;先進的教育理念;費用較低。
總的來說:一方面,國家影響力和院校實力不同;另一方面,留學成本和錄取要求不同,這都在無形中助推了鄙視鏈的成型。
offer鄙視鏈
offer的鄙視鏈角度更加清奇,可以說上至學校,下至地理位置,都是被鄙視的對象。
錄取角度:全額獎學金>學費減免>錄取>雙錄取>等待列表>拒信;
項目角度:名校牛項目 > 名校水項目 > 普通學校牛項目 > 普通學校水項目;
學習成績角度:綜排高專排高 > 綜排高專排低 > 綜排低專排高 > 綜排低專排低 > 沒排名;
學校角度:排名高地理位置好 > 排名高地理位置差 > 排名低地理位置好 > 排名低地理位置差學費便宜 > 排名低地理位置差學費貴 > 排名低地理位置差學費貴中國人多;
我就只問一句,最后這條鄙視鏈是什么意思?
高校鄙視鏈
其實院校之間的鄙視鏈整體沿襲國家的大框架,但爭議性很大!因為這條鄙視鏈是:
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斯坦福大學>牛津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劍橋大學>耶魯大學>芝加哥大學>多倫多大學>帝國理工學院>墨爾本大學
高校的鄙視沿襲國家鄙視鏈大的框架,美國院校鄙視英國院校,英美鄙視加拿大,加拿大院校鄙視澳洲院校。
不過也有哈佛的同學和牛津的同學互相鄙視的情況,站在高處的人就是喜歡明里暗里的相互較勁。
都給我閉嘴,別爭了,真沒意思,大部分都雅思7以上的要求,你先看看自己哪個考的上吧!
也許你覺得自己平平無奇還不夠優(yōu)秀,那就趕緊去提升自己吧!
而最新的鄙視鏈已經(jīng)卷到各自學校的自習方式了,具體可表現(xiàn)為:
用不著自習的>在圖書館自習>在教室自習>在草坪自習>在宿舍自習>在夢里自習>不自習的人>自習也沒用的...
萬萬沒想到吧,居然還有自習鄙視鏈。
不自習的人鄙視一切!太精髓了!
但大家還是好好自習,否則平時學習,F(xiàn)inal兩行淚。
建議大家還是乖乖去圖書館自習吧,別為了呼吸新鮮空氣躺在草坪自習,說不定躺著躺著就睡著了……(我說自習室就不能睡著?)
學科鄙視鏈
商科>法學>工科>理科>社科>文科>藝術
學科鄙視鏈國內(nèi)就有,文科覺得工科過于直男不懂情趣,理工科嫌棄文科毫無理性玻璃心...
發(fā)展到國外,商科和法學就穩(wěn)坐前排了。畢竟但從人數(shù)上來說,商科留學生在所有留學生中,隊伍最為龐大。
甚至讀Finance的同學都不愿意承認,自己和Marketing的同學同屬一門學科。
什么,文科?你一學文科的出啥國,錢多嘛,還去英美?有對口專業(yè)嗎?日韓考慮一下!
文科生感覺有被被冒犯
現(xiàn)如今學科鄙視鏈已經(jīng)不算什么了,因為學科中的鄙視鏈已經(jīng)誕生,且詳細程度令人咂舌。
理科:數(shù)學>物理>統(tǒng)計>生物>化學
工科:計算機>其他工科
商科:金融>管理>會計>MKT>其他
社科:經(jīng)濟學>公共管理>政治>社會學>其他
文科:哲學>新聞>歷史>語言>文學
甚至由此還催生了最新的行業(yè)鄙視鏈,以商科為例:
HF / Prop Shop / PE / VC > Mutual Fund > Investment Bank <> Consulting Firm > IT/互聯(lián)網(wǎng) > FMCG > Commercial Bank / Insurance > Big 4 > Others。
口音鄙視鏈
去英國的覺得,選擇美國留學的,都是一心想拿綠卡、進硅谷上班的書呆子;
留美的同學覺得,留澳的都是想通過留學,待在澳洲的移民積極分子;
去澳洲的覺得,去英國的都是打著留學的旗號,周游歐洲的紈绔子弟。
因此就有了這樣的排名:
高貴冷艷的倫敦腔>最炫北美卷舌風>to die的澳式口音>天書般的Hinglish>夾雜著東北大碴子味兒鬧太套的Chinglish>無法識別的Japanish和韓國泡菜味的English
結(jié)束~其實鄙視鏈本身是主觀的、片面的產(chǎn)物,所以大家看的時候笑笑就行了,沒必要太當真。
大家也不用太焦慮,只要選擇了自己想去的國家,想學的專業(yè),去哪里都是C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