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考”字要加上雙引號?因為一直以來,都有不少學生和學生家長向我咨詢雅思和留學問題時,是這樣發(fā)問,“吳老師,怎樣才能考上劍橋大學或某某名校?”繼此次英國頂尖名校的成功訪問后,“這番開場白”更是越演越烈,大有“此問綿綿無絕期”的態(tài)勢。
其實籠統(tǒng)的來講,不只需要學生的語言成績(英國留學主要認可雅思成績,部分學校也認可托福成績;當然也不乏有學生雅思考考沒過,托福試試也沒合格,轉(zhuǎn)而再轉(zhuǎn)向小眾化的諸如華威語言考試。華威大學國際辦公室主任Simon跟我開玩笑時曾說,“此時學生會后悔,原來華威考試并不比雅思容易。結果,學生只是交了一圈考試費。”)雖然每種語言考試都有各自的考試側(cè)重點,但是也都是要求學生具備一定的基礎的。在我看來,考試技巧的東西是錦上添花,你得先有合適的基礎,才有可能在老師的提點下開出“花兒”來。
(我不想把本文變成,“指導留學申請的技巧性文章”,因為我不是中介,礙于篇幅問題,我后面的介紹未免“節(jié)衣縮食”。特此聲明。)搞掂語言成績之外,學校還要考察你在校期間的GPA(類似于平時的分數(shù)。)推薦信。和一篇個人陳述。以上是國內(nèi)學生最常走的一種名校申請途徑。(本科申碩士,碩士申博士,或者本科直接申博士,都略有不同。但大致是如此。)(此外還有預科,轉(zhuǎn)學分,甚至是foundation的課程等入讀途徑,也可以滿足留學名校的需求,但這里就不一一詳述了。建議學生根據(jù)自身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申請途徑。)最常用的不見得就不管用;不常用的不一定就不適合你;總之,有技巧的成就高品質(zhì)的留學。
終于,本文的中心思想要在這里冒個泡兒了。(前文的話未免冗長,但又不得不交待清楚。)那就是語言成績不過占到留學申請的30%的考量比重,而其余70%則是要綜合考察你的素質(zhì)(通過個人陳述,推薦信,GPA等方式體現(xiàn)。)總體來說,中國的高考為的是挑選出考試機器:熟練的死記硬背就會有個不錯的分數(shù),有個不錯的分數(shù)就能考取大學。而在國外的頂尖大學,不是在選出死記硬背的考試機器,而是要選出人性化的具有未來發(fā)展?jié)摿Φ?ldquo;人”。(聲明,中國的高考制度里有國情的無奈,我這里沒有盲目批評的意思。)
好!我的最得意的弟子之一。如今已在劍橋大學國王學院就讀商科的大一新生沉魚(音譯),91年出生的她優(yōu)雅登場了。沉魚和她的父母就很早的清楚的認識到這一點,雅思成績不是決定錄取的唯一因素,所以一直在強調(diào)綜合素質(zhì)的發(fā)掘和培養(yǎng)。(雅思成績雖然不是決定錄取的唯一因素,卻是不可或缺的一個因素。簡言之,有了合格的語言成績不一定能被名校青睞,但如果只是持有一張相距甚遠的語言成績是一定不會被名校錄取的——因為,我教過不少持有稍差語言成績,但仍綜合素質(zhì)優(yōu)異,被名校錄取的案例。所以,這里,我說,你的成績只要不是相距太遠——沉魚是我原先北京高分突破班的學生,三周的培訓,雅思總分7.5分,口語單項7分。一個高中畢業(yè)生能有如此成績,身為老師,感動無比光榮!)
在英國訪問期間遇到很多曾經(jīng)教過的學生,看到她今天的成就,心里無比安慰。
上面我貼出沉魚的照片,大家看,她像是書呆子嗎?完全跟戴厚厚汽水瓶底座眼鏡的書呆子聯(lián)系不上。相反,她還很“潮”。恰如所有的90后一樣,時尚,進步,思想前衛(wèi),穿著談吐時刻站在潮流的風口浪尖之上。誰說學習好的孩子,就要斷絕課余愛好了?誰說學習好的孩子就一定不能“潮”,不能“打扮漂亮”了?不但學習一流,也要“靚”得一流!我看,這才是在劍橋給中國人“長臉”。積極的參加課外的活動,融入英國的主流社會,見識到中國人的新一代的炫目力量。我問,沉魚在劍橋生活得如何?她答道,最常做的事情就是和朋友們?nèi)ネ鎯海瑒虼髮W有很多值得玩兒的美麗的地方,每天都“玩兒”不夠。18歲的劍橋大學一年級新生沉魚,中國年輕一代在世界舞臺的精彩篇章,是由你們的劍橋歲月開始譜寫!
沉魚非常讓我感動,記得那天我在劍橋大學工程學院演講,魚那天本來是在倫敦參加活動的,可是她在網(wǎng)上看到我的劍橋海報后,特地冒雨從倫敦趕回劍橋感謝我曾經(jīng)的栽培。是的,我還記得,那天劍橋的天下起蒙蒙的細雨,來聽演講的學生都是冒雨趕過來的。(真的很感謝大家的支持!我們在微微細雨下,談笑的一幕幕,吳慧冬永遠記在心底。)
“Ken, 在劍橋見到自己的學生一定很開心吧?”在劍橋的中國學聯(lián)主席王宏偉同學調(diào)侃我說。此時,沉魚把話搶過來回答,“那有什么?!他在牛津和劍橋的學生多了去了,老師我還記得你教過我的TSE口語方法,現(xiàn)在還有練習。”
見識到90后潮女的“快速反擊”,好友宏偉的臉上一陣錯愕,但隨即幾個人就又笑做一團。(都是我的朋友,都是支持我的人。)而我,作為老師,見到學生第一時間站出來如此的維護我,此時的感動是溢于言表的!(就是這些星星點點的感動,支撐我繼續(xù)在教師的這條路上走下去,為了見到你們的笑容,為了見到學生們成功后的笑容,即便我在這條路上曾遭遇“誤會”和“荊棘”,我都一笑置之。因為有你們!)
最后,劍橋不是“考”出來的,劍橋是“申請”上的。(我正在加班加點整理此次英國訪問的相關資料和同學們分享,即包括把每個院校不同學科的招生選拔側(cè)重點整理出來。這不是我說的,這是招生官他們自己說的。所以,我覺得這個東西,會對同學們有用。感謝一路上你們給的感動,而你們在人生奮斗過程中也不會寂寞,因為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