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大選結(jié)果再次“捧紅”英私立貴族教育體系

閱讀:10066 來源:轉(zhuǎn)載 作者:KIKI Zeng
分享: 
英國的私校大都堅持“教育應(yīng)該是個性化的教育”的觀點,因此,英國的私校在培養(yǎng)孩子的個性化上做得很到位,基本上所有的私校都是小班教學,一個班最多不超過15個人,有一些不太熱門的學科甚至有可能一對一教學。

前幾天,英國首相卡梅倫連任的新聞席卷了各大媒體的頭版頭條,他成為繼撒切爾夫人之后,首名贏得連任的保守黨首相,而他的教育背景也將英國私立貴族學校伊頓公學再次推至聚光燈下:

500余年建校史,出過20名政府首腦的伊頓公學和與之齊名的哈羅公學合起來,幾乎就是半部大英帝國史。

“伊頓”二字似乎總與成功、精英等字眼有著密切的關(guān)系。

伊頓公學與女王最鐘愛的溫莎城堡只隔一條泰晤士河,是英國最著名的貴族中學,以“精英搖籃”、“紳士文化”聞名世界,也素以管理嚴格著稱。

這里曾造就過20位英國首相,培養(yǎng)出詩人雪萊、經(jīng)濟學家凱恩斯,是英國王子威廉和哈里的母校。

每年250名左右的畢業(yè)生中,70余名進入牛津、劍橋,70%進入世界名校,卡相就曾就讀于牛津。

不得不承認,卡相獲得連任后的揮手照片的確風采奕奕。

事實上,這樣的風采可以追溯到卡相的青少年時代:伊頓公學還以古老傳統(tǒng)和非常特別的校服而聞名。

伊頓公學為不同職位、不同等級、不同榮譽的獲得者設(shè)計了不同著裝。

伊頓的校服類似紳士的黑色燕尾服、白色襯衫、圓領(lǐng)扣、黑色的馬甲、長褲和皮鞋,全套穿起來似乎就是專為受封領(lǐng)獎而準備的行頭。

而裝扮一個伊頓人,至少要好幾千英鎊。幸運的是,卡相的“藍血”家室有足夠的實力保障他的風采:一個高貴、智慧的精英才俊。

卡梅倫具有純正的英國王室血統(tǒng),父親曾是一位股票經(jīng)紀人,母親是一位男爵的女兒,家族源自蘇格蘭高地的印威內(nèi)斯,在英國金融界有很長的歷史。

要就讀于伊頓,得符合“財”、“才”二字才行:一個學生每年兩萬多英鎊的學雜費,足以令普通家庭望而卻步。

也因此,卡相得以從小享受私校的小班化精英教育。

英國的私校大都堅持“教育應(yīng)該是個性化的教育”的觀點,因此,英國的私校在培養(yǎng)孩子的個性化上做得很到位,基本上所有的私校都是小班教學,一個班最多不超過15個人,有一些不太熱門的學科甚至有可能一對一教學。

它們大都有很好的設(shè)施,有很現(xiàn)代化的健身場所、劇院、畫室、手工室、琴房,甚至可以學習打高爾夫球和騎馬。學生因而有機會發(fā)展個人愛好,比如卡相就樂忠于騎馬。

相對于“財”,“才”才是私校作為學校最基本的培養(yǎng)使命。

事實上,私校學生雖僅占GCSE考試(相當于中國的中考總?cè)藬?shù)的7%,但在獲得A*成績的學生中,有25%都是私校學生。

優(yōu)異的考試成績無疑是他們升入頂尖名校的良好保障,而這也得益于私校為數(shù)不少的牛津、劍橋畢業(yè)的老師。

卡梅倫的同窗GuySpier回憶,卡梅倫是一個優(yōu)秀的學生,“當我們還在盡力試圖掌握經(jīng)濟的基本概念時,戴維就已經(jīng)遠遠拋離了我們,他將它們和英國政治融匯在一起,他甚至能教我,而我則會坐下做筆記。”

此外,私校還倡導(dǎo)學習與娛樂兩不當誤。

大部分學校能保證一天至少有兩個小時的課外活動,無論是下雨或是下雪,孩子們在泥地、雪地打滾,回來之后衣服一換,全身心地投入學習。

卡梅倫在擔任首相后仍堅持幾乎每周末都去位于牛津的私人住宅與家人度假,忙里偷閑,事實上也是為了能更好的做到松弛有度。

英國歷史悠久的私校給人的印象不外乎有嚴謹?shù)男oL,優(yōu)美的環(huán)境,雄厚的師資,一應(yīng)俱全的體育娛樂設(shè)施等等,合起來就是兩個字——“貴氣”。

大多數(shù)的家長或許想象著孩子在學校里不僅能接受像英國貴族一樣的教育,還能養(yǎng)尊處優(yōu)地過著悠閑奢華的貴族生活,因此,不惜血本,砸重金投資“未來產(chǎn)業(yè)”。

但殊不知,他們對“貴族學校”和“貴族精神”的理解并不全面。

幾年前,倫敦政治經(jīng)濟學院的學生張陽露在網(wǎng)上發(fā)表了一篇題為《真正的貴族精神》的留學日記,文中對貴族女校生活是這么描述的:

“我們也睡硬板床,吃粗茶淡飯,每天還要接受非常嚴格的管理,甚至比平民學校的學生還要苦……。”

她一針見血地指出:“西方所崇尚的貴族精神不是暴發(fā)戶精神,它不意味著養(yǎng)尊處優(yōu),悠閑奢華的生活,而是一種以榮譽、責任、勇氣、自律等一系列價值為核心的先鋒精神。”

而這些精神,在卡相身上可以一一例數(shù)。

競選首相,為個人榮譽而戰(zhàn),這一點自然不必細說,私校著重培養(yǎng)的“勇氣”與“責任”在卡梅倫的從政生涯中承擔了重要的任務(wù):

它們讓卡相在接連兩次(1997和2000年)競選國會議員落敗后不氣不餒,終于于2001年成功當選,也讓他于09年喪子后勇敢走出陰霾,拒絕離場,更讓他能從容面對當選首相后涌來的一系列挑戰(zhàn),包括維持聯(lián)合政府的順利運作和解決過去15年來最嚴重的失業(yè)問題。

對“樸素”的重視是私校培養(yǎng)貴族精神的另一體現(xiàn)。

如同睡硬板床的貴族女校的學生,卡梅倫會親自到瑪莎百貨(Marks & Spencer)和Gap連鎖店買衣服,也會在店內(nèi)的試衣間試穿,但一般都是幕僚從試衣間的門底拿衣服給他試穿,雖然據(jù)他自己稱是“有點象是到動物園喂食動物”。

卡梅倫也從不缺乏“自信”,他說,“假如你們不喜歡我,我不會永遠在這個位置上。假如你們不喜歡現(xiàn)在的政府,它也不會永遠執(zhí)政下去。但如果你們離開英國,那就真的永遠回不來了。”

從私校學生到英國首相,卡梅倫或許就是英國私立貴族教育體系在人才培養(yǎng)方面的絕佳案例。

標簽: 教育水平 社會學院 51offer編輯:lina
更多>>相關(guān)院校

牛津大學

所在地區(qū): 英格蘭 所在城市:Oxford TIMES排名: 2

優(yōu)勢專業(yè):計算機科學 一般工程 材料技術(shù) 經(jīng)濟學 商科

1755個學生正在申請

免費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