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化是高等教育的趨勢。”近日,愛荷華大學代表團在接受記者訪問時表示,國際化是愛荷華大學戰(zhàn)略發(fā)展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學校主要是從學生、教師、課程及國際拓展項目四個方面推動大學的國際化。
“國際學生是高校開展國際交流的重要元素。”國際項目部院長Downing Thomas博士表示,推動大學國際化,首先要注重學生的國際化,加大國際學生的比例。近幾年,該校都在積極擴收國際學生,據(jù)愛荷華大學國際項目部(UI International Programs)數(shù)據(jù)顯示,2013年,愛荷華大學有4049名國際留學生登記在冊,相較于2007年,國際留學生人數(shù)已經(jīng)增長了近一倍。其中增幅最快的,當屬中國留學生,從537人猛增加到2266人。
Downing Thomas博士進一步補充到,除了注重學生的國際化,還需加強學校教師國際化的趨勢。對于教師國際化,愛荷華大學堅持走出去和引進來的政策。如去年愛荷華大學就與河北高校簽署教師培訓合作,愛荷華大學派教師到河北高校任教交流,河北高校也派教師到愛荷華大學交流訪問。
文理學院院長Chaden Djalali認為,課程國際化是大學國際化最主要的內(nèi)容之一。他表示,愛荷華大學與國外多所高校在課程資源上有相關(guān)合作。去年,與河北師大在學分互認、通識課程開發(fā)與教學方面進行合作,并在河北師大設(shè)立愛荷華大學的課程中心,對高校間課程資源分享。
此外,在國際拓展項目方面,愛荷華大學舉辦的“國際寫作計劃”備受關(guān)注。執(zhí)行副校長Barry Butler博士表示,希望通過“國際寫作計劃”項目加強與國際間的合作交流。據(jù)介紹,“國際寫作計劃”是全世界首個由一間大學舉辦的全球性作家交流計劃,每年邀請30余位世界各國作家前去交流,寫作計劃為期三個月,鼓勵獲邀的作家參與大學的課程,安排各種座談會、閱讀會等。至今已舉辦了60余年,中國知名作家莫言、余華、王安憶等均參加過該寫作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