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高考發(fā)榜后,有人歡喜有人愁,少數(shù)學生的分數(shù)可以填報國內重點大學,而多數(shù)沒有考上國內一本院校的同學正在考慮出國留學。
那么,高考后出國真的適合這些學子嗎?高考后留學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觀點1:高考后出國 會更融入當?shù)匚幕?/strong>
小辰從廣州某重點高中畢業(yè)后,因為差幾分上不了國內一所985高校,后來用高考成績申請并順利入讀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學。
小辰的爸爸是一家能源行業(yè)國企的中層管理者,他說,“加拿大的很多大學都開設能源專業(yè),而且世界排名非??壳啊T谖覀冞@個行業(yè),名校畢業(yè)生和普通學校畢業(yè)生差距還是比較大的,所以院校排名和優(yōu)勢專業(yè)在我看來非常重要。”
2012年出國,美國邁阿密大學牛津分校的大四本科生楊同學認為,從文化融入的角度上看,由于國外研究生最多讀兩年,四年制的本科生能有更多的時間接觸和適應外國文化。
觀點2:大學后出國 選專業(yè)更有針對性
相對本科生有四年的融入時間,赴國外讀書的研究生們大多要利用短暫的一兩年時間苦心專研學業(yè)。
“國外大學基本都是‘寬進嚴出’,特別是攻讀研究生以上的學位。”已經回國工作兩年的張某,談及在英國中央蘭開夏大學讀研的經歷深有體會。
在他看來,國外高校雖然給予研究生相比本科生更多的自由支配時間,但同時也要承擔更多的項目研究壓力。
還有一些學生大學還沒畢業(yè)就出國了。華南師范大學的林同學在大二下學期結束之后,決定轉學到美國密歇根大學安娜堡分校。
她認為,“上了大學之后,更能根據(jù)自己的學科特長、經濟情況、未來發(fā)展方向、是否繼續(xù)深造等情況作出符合自身的選擇。”
而華南師范大學的許同學認為,最好是上了大學之后再出國,因為上了大學之后對自身的專業(yè)有了較深的認識,開拓了視野,這樣留學也比較有針對性。
現(xiàn)狀:國外名校錄取率越來越低
據(jù)報道發(fā)現(xiàn),近幾年國內申請出國留學的高中畢業(yè)生人數(shù)有所增長,然而國外名校的錄取率卻越來越低。
比如申請去澳洲留學的學生每年都有10%~15%的增幅,但因為高考分數(shù)不夠、語言不過關等因素,最終只有10%~20%的學生能憑高考成績被直錄。
在2015年秋季美國常春藤名校本科結果當中,5/8學校的本科錄取率再創(chuàng)新低。
此外,為了更好地選拔人才,越來越多北美院校錄取中國學生時,委托第三方面試機構進行評估和面試;很多國外大學也希望將中國高考成績作為錄取要求或參考因素。
支招:可結合高考成績進行選擇
高考放榜后,一些考生和家長會為了是否需要出國留學而感到很糾結。不少人會問,到底什么時候出國比較合適?
為此,專家建議,可結合高考成績和自己的能力和意愿進行分析判斷。
高考一本線以上,雅思6.5(單項不低于6.0分),并且高中三年成績平均分85%或以上,建議在今年9月開始網上申請,11月前提交完整申校材料,很有可能在2016年1月獲得國外名校首輪錄取以及獎學金。
高考二本線以上,雅思5.5分,今年8月申請,可以申請加拿大前30大學明年1月開學的雙錄取課程。暫時還沒考雅思的學生,建議暑假開始報班復習雅思,9月底前補交雅思成績,否則來不及申請加拿大簽證。
高考二本線左右,可在國內學習預科課程,一邊學英文,一邊學習如何寫論文、做作業(yè)、考試等大學學習技巧,而且相對省時省錢。
建議:什么樣的學生適合直接出國讀本科?
1、看重本科畢業(yè)學校、專業(yè)排名,但國內高考成績沒能實現(xiàn)升學愿景;
2、留學意向明確,不想浪費時間;
3、具備英語溝通能力、自信心、生活自理能力。
什么樣的學生適合讀國際預科?
1、硬條件未達標(高考成績、語言成績、面試表現(xiàn)等),不能獲海外名校錄??;
2、軟實力不過硬,學生學習習慣、生活自理能力、社會適應性等方面需要提高;
3、學業(yè)、簽證背景有缺點,需要其他學習背景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