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申請文書寫作感悟:決定權(quán)要在自己手里

閱讀:14483 來源:轉(zhuǎn)載
分享: 
文書是申請流程中的重要一環(huán),那文書特點是什么,申請過程又有哪些注意事項呢?本文介紹了一位學生的文書感悟,希望對大家有所啟發(fā)。

文書是申請流程中的重要一環(huán),那文書特點是什么,申請過程又有哪些注意事項呢?本文介紹了一位學生的文書感悟,希望對大家有所啟發(fā)。

1、首先,我覺得整個申請過程,給我最大的幫助就是讓我對自己進行了很多的思考。

我是一個怎樣的人?

我做過什么值得一寫的事?

哪些事情大大影響到了我?

我最想告訴招生官的是我的哪個特點?

我與他人是如何相處的?

我申請大學到底想要的是什么?

我出于什么原因喜歡某些學科?

很多時候自己很難清除地對自己做一個認識判斷,有些小問題在平時的生活中也很少有認真思考過。而一個好的supplement題目,就是一個幫助我梳理的過程。一些看上去很沒意思的問題,仔細探究下去,可以找到許多新的思路。

舉個例子,commonapp的主文書,因為拖延癥什么的一直遲遲沒有動筆,最后第一個EA校deadline將至只好被逼著和顧問一起brainstorming。想了半天,我最后寫了我媽媽數(shù)年前得癌癥,我在那段時間的成長與變化。我自認為這件事情對我影響很大,但是落筆之后除了描述那個時候變得獨立了會自己一個人面對各種challenge和挫折以外整篇文章感覺很單薄。

提交了第一個學校的commonapp之后我各種看這篇文章不順眼。之后想了很久,覺得在我看來,真正反映我個人的其實是我的思想,而我可以以我對文學的看法作為切入點,這樣寫成的文章更能貼切地描述我的形象。這之后我就重寫了一篇關(guān)于我在幾年的閱讀體驗下對“理解文意”與“標準答案”的態(tài)度轉(zhuǎn)變。

在幫助招生官了解你的同時,寫文書其實也是在幫助你自己了解你。這也是我很欣賞美國大學教育的一個地方。美國的那么多學校有不同的風格和氛圍,并不是排名高的就一定是最好的,所以在申請學校的過程就是在認清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到底適合什么學校,當然,也是在幫助AO挑選最適合自己學校的學生。

2、其次,從寫作的角度上講,我發(fā)現(xiàn)自己很難在規(guī)定的字數(shù)范圍里把想表達的寫清楚。可能是希望面面俱到地讓招生官看清我,但是文書的字數(shù)限制不允許。每次寫文書,我都是遠遠超過字數(shù),再一點一點把相對不重要的信息刪去。

作為一個熱愛寫作并且很想把寫作當作自己未來事業(yè)的人,文書寫作給了我一定的打擊。我看到自己語言的不自然,啰嗦累贅,以及這一切直指的問題核心——我看問題還做不到一針見血。既然要剖析自己展示自己,那么最精煉的方法必然是找到最關(guān)鍵最根本的一點,把這一點展現(xiàn)出來;而很多時候我絮絮叨叨說了一通,連自己都覺得沒有g(shù)et the point,體現(xiàn)我思考問題的能力有多薄弱。

然后,我非常不滿意自己的拖延癥。每次文書都是等到deadline前的一兩天才開始動筆,所以能修改的機會也很少。這也算是暴露了我目前認為自己最大的缺點吧。

3、最后,在我準備申請之前,我曾以為中介是一座很好的靠山。我以為他們會幫我brainstorming想idea,會從文章的結(jié)構(gòu)內(nèi)容上一點一點幫我修改,但是我錯了。我對自己申請的掌控欲非常強大,所以即使中介幫我brainstorming我也并不完全愿意接受他們的意見。他們只是收了我的錢幫助我改文章,但是并不足夠了解我。

上文中提到我的PS寫了兩篇,我把我的兩篇文章拿給了很多朋友看,他們都更欣賞我第二篇文章,中介卻告訴我第二篇因為更思想性沒有第一篇那么personal,希望我仍舊使用第一篇。經(jīng)過深思熟慮之后我沒有采納他們的建議,因為我仍然相信第二篇更能體現(xiàn)我是一個怎樣的人。

(在這里不是想說中介一定是錯的,而我要一意孤行,而是,這是我自己的申請,最后做決定的永遠是自己。)

我在申請UChicago寫了一篇非常離經(jīng)叛道的why essay,這一點也被中介吐槽過,同樣經(jīng)過反復考慮,我決定部分采納他們的意見,但是保留我之前離經(jīng)叛道的寫作方式還有格式,因為我那么愛UChicago這一腔真愛必須要通過我離經(jīng)叛道的方式才能體現(xiàn)出來嘛。

最后,如果有什么對學弟學妹的建議的話,我希望你們也不要完全像我一樣,而是應該抗拒拖延癥,早早寫好文書,這樣就有足夠多的時間與中介多交流。哪怕他們不同意你的觀點,也問問為什么,覺得有幫助的建議就采納,當然,決定權(quán)還是在你自己手里。

標簽: 留學個人陳述 留學經(jīng)驗分享 51offer編輯:Al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