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大部分英國人來說,中學是就近入學的。但對于中產(chǎn)以上家庭的孩子,未來想沖擊頂尖大學的,常常要參加小升初(11+),這種考試同樣題目較難而且競爭激勵。
就近入學,分層教學
要了解英國的小升初考試,首先要清楚英國的教育體系。英國的學制和中國不太一樣。義務教育階段是從5-16歲,共11年。小學6年,一般英國的孩子滿5歲要讀一年級。中學(Secondary School)是五年,7-11年級,中學沒有初中和高中之分。中學之后,進行分流:想考大學的,再讀兩年A-level,可以申請大學;想趕緊工作掙錢的,可以通過就讀國家職業(yè)證書課程GNVQ(General National Vocational Qualification)。
和中國相比,英國中小學的一大特色就是實行分層教學。英國的學生從小學到中學都沒有統(tǒng)一的教材,學校都會有國家統(tǒng)一的課程教學大綱,老師會根據(jù)教學大綱的規(guī)定,自己編寫講義選擇教學書籍,并讓學生去圖書館看書學習。每個學校都有圖書館。從一年級開始,英國就很重視學生的閱讀。
英國規(guī)定孩子只能就讀于其居住區(qū)域的小學,但不少英國人同樣擇校。一個地區(qū)如果有受家長歡迎的學校,那個地區(qū)的房價和租金一般都較高。
在英國公立的小學,一般每班學生不超過30人。學校不鼓勵孩子競爭。在小學4年級前,小學生活很輕松。可以說是在玩中學。即使考試也是在輕松的氛圍中進行。
小學階段上課,每個班學生按照自身的水平分成幾個小組,老師會有針對性進行教學。小學生之間在學習上并沒有競爭,學校和老師也不會鼓勵競爭,每個孩子的成績都會被學校保密,只有學生的家長知道,每年兩次的家長會也是老師和每個家長單獨會面。
從學校的性質(zhì)來說,英國的學校分為公立學校(state school)和私立學校(private school、independent school)。公立學校由政府出資設立并受到地區(qū)政府管理,同時貫徹國家教學大綱(national curriculum),住在周圍的孩子按照學區(qū)劃分,就近入學。就讀公立學校學生免費上學,不交學費、雜費、書本費,困難家庭的孩子還有額外的補貼。
在公立中學中,又可以分為普通中學(comprehensive schools)和重點中學(grammar schools),也叫作文法中學。普通中學就近入學。文法中學比較少,在英格蘭只有164所文法中學,學校招生要擇優(yōu)錄取。
英國小升初評分人性化
英國公立的文法學校(grammar school),招生采取擇優(yōu)錄取的考試辦法,熱門的文法中學往往有幾千人報名,招生才100多人。入學考試叫作11+(eleven plus exams),在每年的9月初舉行,也就是小學生們剛剛進入六年級的時候,就要參加小升初的考試了。雖然孩子們提前一年考試,但并不代表考試內(nèi)容不包括六年級的課程,不僅僅是六年級的課程,數(shù)學的考試內(nèi)容甚至還接觸到了7年級、8年級的水平。
考試的主要科目有邏輯圖形(Non-verbal Reasoning), 邏輯思維(Verbal Reasoning), 數(shù)學和英語這四個科目。在英國各個區(qū)的文法學校具體的考試科目和入學條件有略有不同。有的區(qū)是進行統(tǒng)考,有的是學校單獨考試。http://www.elevenplusexams.co.uk/英國小升初官方網(wǎng)站。
因為11+的出題形式和學生平時上課的風格完全不同,而且在平時的課堂上老師根本不會教授,很多學校也并不重視這個考試。因為一個小學有多少個孩子上重點中學并不是評估這個學校好壞的標準,學校的評估標準是另外一個考試——SATs。SATs則是在六年級期末的時候才會考。但SATs會簡單很多。
11+考試的評分標準比較人性化。在9月份考試時,同一個年級的孩子年齡也可能相差近1歲。在評分時,對于10歲、10歲半、11歲孩子評分標準不同。年齡小一點的要求略低一點。
英國本地的家長很多都不鼓勵孩子參加11+的考試的,他們也無所謂孩子將來上不上大學、上什么大學、做什么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