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集)
佳能掛了后,已經將近5月,因為之前報的公司不多,也沒找墊底的公司,所以5月的黃金周過后我又開始了第2輪就職活動。這次自己找的公司除了找自己的專業(yè)相關的外,還試了一些大公司的營業(yè)及國際貿易等工作。但是畢竟可以報的公司數量已減少了很多,所以5月基本上沒怎么好好投ES,直到6月才開始正式第二次就職活動。
結果包括我內定的公司,拿到了3家大公司的最終面試的機會。
先說第一個,イオンモール
這家公司是做購物商城的,和イオンリテール的業(yè)務不一樣。待遇也稍高一些。我應募的是第二期,聽面試官說第一期已經招了19個留學生,所以多少有些失望,說實話自己不是很喜歡去招留學生多的公司,但已經到了6月,像這種待遇好的大公司已經很少,所以就堅持面試到了最后。但最終面試結束后的面談出現(xiàn)了問題,因為自己很在意轉勤問題和待遇問題,所以掛了。因為這家公司工資和福利厚生等等都算不錯,但進了這幾公司后,要每2年一輩子不停在日本全國轉勤,所以我果斷說出了自己想固定的想法,最后估計也因為這個沒拿到內定。和イオンリテール不同,這家公司主要做購物商城的開發(fā)和運營,在日本全國現(xiàn)在的店鋪都很少,所以進入公司后被分到哪里都是未知的。イオンリテール的話雖然也有轉勤,但到處都是店鋪,不論是新入會社時還是轉勤的時候,公司都會聽個人的志望地點,女的結婚的話還可以去一個地方固定很長時間,都是比這家公司好的。因此一輩子不能固定,對于要結婚的我來說這個不能讓我接受。
第二個是いすゞ自動車 也就是五十鈴汽車
這家公司主要做商務車,我其實對日本的汽車行業(yè)不是很感興趣,雖說每家公司都很有名氣,但我選公司更看重待遇,所以面試的公司基本都是化學系的。這家公司就不多說了,最終面試那天是我一個人對3個,始終都是問我最基礎和簡單的問題,連讓我分析他們公司產品在中國國內的前景,以及我所學專業(yè)的用處這些的機會都沒給,所以最后沒拿到內定,我個人覺得不是很遺憾。
最后一個是我內定的公司,公司名字就不透露了,是一家大型的化學公司,待遇算不錯的。在大阪市內,我進的是國際部。
我想說的是,可能很多都是緣分,我面試了那么多東京的公司都沒成,最后竟然進了除了三得利以外,第二家在大阪的公司。另外給我面試的高層以及人事部的人,確實給我的感覺讓我感覺很舒服,我說的話對方也在好好傾聽。另外這一家是我6月最終面試的最后一家公司,前2家公司已經知道沒過的背景下,自己稍微承受了些許壓力。
話題回到緣分這2個字上,這家公司今年為了中國市場,專門為國際部招收一名中國人留學生,結果第一次選考會的時候就來了將近40名中國人。當時遇到的對手,也基本都是大阪大神戶大,以及名古屋大和我學校的學生,所以聽人事說今年只招1個人后,覺得這比起之前面試過的公司難度還大,當時其實沒太期待什么。但神奇的是以為筆試會掛的我,竟然進入了面試。自己雖英語不好,但面試上比起其他人多少有些信心,尤其是日語能力,前幾次面試就被國際部的部長表揚了日語非常好。最終面試前,我提前在大阪住了一宿,雖然面試了很多公司,但這次面試的對手直接就是不亞于自己的中國人,所以當時我的想法就是哪怕我晚上少睡幾個小時,能在分析公司上下些功夫,最后總結出能和別人拉開差距的東西,最后能拿到內定話會省下很多時間,反之拿不到的話又得最少花上1個多月從頭再來。
就這樣第二天下午1點我參加了面試,最終面試是4個董事給我面試,面試結束后還得知和我一樣接受最終面試的還有4個中國人,這其中只有1個也就是最后也是5上1,當時心里更沒底了,雖說自己該準備該發(fā)揮的都做了。
在回家的巴士上睡了1覺,自己面試結束2小時后看到了公司的來電記錄,知道差不多了心中暗喜了一下就打了回去,得知拿了內定,結果就馬上答應了。一周后去公司簽了承諾書,自己的就職活動就這樣結束了。
未完待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