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英國精英大學留學生增長情況普遍,Exeter大學增幅最為顯著,十年前僅為685人,目前超過3,200人。
而中國本科學生已成為不少大學中最大的單一留學生團體。謝菲爾德大學2005年有中國學生580人,去年超過4,000人。布里斯托大學的中國及馬來西亞學生人數同期增加一倍以上。格拉斯哥大學的巴西留學生比例10年前僅占2%,目前已占7%。英國大學留學生多來自法國和德國。
留學生年貢獻100億鎊
另有統(tǒng)計顯示英國每年吸引約50萬留學生,平均每人每年學費開支10,000鎊,生活花費約10,000鎊,由此留學生每年為英國出口總額貢獻100億鎊。360教育集團介紹說,教育已成為僅次于汽車,出口中國金額最大的產品。
另由London First及普華永達會計師事務所發(fā)布的統(tǒng)計顯示,僅在倫敦讀書的留學生每年就為英國經濟貢獻23億鎊。留學生為英國教育貢獻了大量經費,如王后瑪麗學院每名本土學生學費每年9,000鎊,留學生則可高達30,000鎊。
對此,羅素集團秘書長Wendy Piatt博士贊揚留學生,對所在學術機構及英國整體經濟的貢獻。
本土學生人數減少
統(tǒng)計還顯示,同期進入英國精英大學的英國本土學生人數呈減少趨勢。進入牛津、劍橋大學的英國學生人數分別由10,839人、10,014人減少至9,278人和9,598人。精英大學中英國本土學生比例減少,引發(fā)留學生“霸占”英國人學位的擔憂。
對此,不僅教育界人士紛紛提出反駁。前教育事務次官David Willetts也指出,政府提高學費及限制大學本土招生人數,是英國大學本土學生人數減少主要原因。而外國學生不在招生限額內,因而不可能“霸占”本土學生的學位。
David Willetts續(xù)稱,政府花在每名學生身上經費不菲,而在嚴格控制公共開支的情況下,政府只能限制各校本土招生人數。所幸目前政府在改革助學貸款還款方式,緩解公共開支壓力方面都取得了良好進展,今年9月起各大學的招生限額將被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