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shù)數(shù)常見的選校誤區(qū),“過度看中排名”一定榜上有名,這個排名往往指綜合排名。進入一所大牛院校,選擇其排名靠后的專業(yè),在畢業(yè)時拿著名校招牌招搖過市,這種想法如今已經落伍了。畢竟這是個全民留學的時代,想在找工作時遇到對留學完全不了解的HR,很難,企圖拿著一張好學校、爛專業(yè)的畢業(yè)證占據就業(yè)市場高地,更難了。你的面試官或許早就因為自家孩子留學而對選校、選專業(yè)門兒清了。
但排名不僅要參考,甚至還是需要重點參考的,畢竟沒有多少人能夠在選校前就有足夠的財力把意向學校走一圈,或者足夠幸運認識靠譜的業(yè)內人、過來人,給出詳實的分析。如何判斷一個學校值不值得上,除了最直觀的“付不付得起學費”,就是“在成績可及之處選個排名最高的學校”,那么與其盯著綜合排名糾結,倒不如根據自己的長項好好研究一下專業(yè)排名,為自己選擇一個優(yōu)質的學習環(huán)境、科研環(huán)境,在自己的領域得到足夠的認可,面試時也足以昂首挺胸地告訴公司“我讀的這個學校在我的專業(yè)里世界第一”,說不定部門領導還會向你請教一下該專業(yè)最新的科研動向。
泰晤士排名曾是QS排名的小弟
選校一定要盯著專業(yè)排名。目前相對成熟的參考是《QS世界大學學科排名》。
QS(Quacquarelli Symonds),是英國一家專門負責教育及升學就業(yè)的組織,成立于1990年,為本科生、碩士及博士生提供多項服務,并提供海外留學的指引。在QS的所有業(yè)務塊中,最有影響力的是其世界大學排名,甚至得到了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成立的IREG(學術排名與卓越國際協(xié)會)的承認。
現(xiàn)在與《QS世界大學排名》并列的《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曾是QS的小弟。在2009年之前,全球最著名的排名是《泰晤士-QS世界大學排名》,使用的參數(shù)與標準均來源于QS,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雜志》主要作為媒體支持。后來,該雜志有了更為膨脹的雄心,與QS分家,轉而與路透社再婚,就有了《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禥S世界大學排名》也成了獨立的品牌。
當然,QS的排名標準也不是沒有爭議的,如果用純學術的觀點評判,目前最權威的,是由上海交通大學世界一流大學研究中心出品的中國影響世界的“世界大學學術排名”,其所有的參數(shù)都圍繞學術獎項、論文發(fā)表和論文被引用率。而在QS的排名標準中,最受詬病的是占比40%的“學術領域的同行評價”,這個參數(shù)被稱之為對學校人緣的考驗。
客觀的說,學校不是個人,它雖然有性格,但沒有明顯的情緒,對于這樣一個理性的組織,做出相對理性的判斷并非不可行;何況這種評價的采集不可能是一家之言,而是眾議的綜合分數(shù);更何況,同行的評價也定有理有據。如果QS能夠詳細公布其“同行評價”部分的細分參數(shù),則會更有說服力。
QS世界大學排名參考標準
學術領域的同行評價Academic peer review
40%
學生就業(yè)評價、基于雇傭者的評價Recruiter review
10%
教師/學生比例Facultystudents ratio
20%
單位教職的引用率Citations per faculty
20%
國際教師和國際學生占總教師、總學生數(shù)的比例International orientation
10%
另一個學生們需要關注的重點參數(shù)是“學生就業(yè)評價、基于雇傭者的評價”,占比10%,這在其他所有的排行榜中都不存在。正因如此,對于以就業(yè)為目的的學生來說,QS是一份極具參考價值的排行榜,甚至,在有多所心意院校舉棋不定時,可以專門比較這些學校的這一參數(shù)。
不必死磕英美院校
理性地分析,排行榜上英美國家的學校多,有著不理性的成因。泰晤士高等教育周刊曾向筆者透漏過,他們不會去私探某個學校,各大學主動報名并提供相關數(shù)據,才會被納入排名系統(tǒng)。那么,這就免不了謊報數(shù)據,之前美國也出現(xiàn)過幾所法律學院謊報就業(yè)率以提高排名的丑聞。還有的學校,太有個性,比如喬布斯的母校里德學院,這是一所學術標準極高,以生產創(chuàng)造性人才出名的文理學院。但它曾經把U.S. News來采集數(shù)據的記者趕出校園,與之結了宿怨,結果里德學院的排名從來沒有進入過前三十。
所以留學大可不必與英美兩國死磕,倒不如放眼全世界,去一些非英語國家。去這些國家的一大好處是可以掌握一門小語種。所謂物以稀為貴,人才更是如此,去英、美留學就像LV和蘋果,已經是爛大街的奢飾品,俗了。去小語種國家留學,反而低調奢華有內涵,一不小心還成了國家急需的非通用語人才,回國后讓工作找你,不亦樂乎。
最后要提的是,英、美留學熱造成的留學生扎堆問題:君不見,在某些大熱學校的校園里,8個人的學生宿舍,住著6~7名中國學生;某些專業(yè)一個班里一半以上都是中國孩子,弄得美國教授恨不得能講一口地道的北京話。所以留學留學,不妨不走尋常路,去北歐看極光,去馬六甲海峽看日出,去迪拜看土豪們的生活方式。
最后還是那個原則——研究好專業(yè)排名,去全世界選校吧。
世界大學排名較有影響力的榜單
世界大學的排名體系中,較有影響力的排行榜包括:上海交通大學世界一流大學研究中心發(fā)布的世界大學學術排名(ARWU)、國際教育研究機構QuacquarelliSymonds發(fā)布的QS世界大學排名以及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Times HigherEducation)發(fā)布的THE世界大學排名,向來被赴美準留學生重視的USNEWS也于2014年歷史上首次發(fā)布其2015版本的世界大學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