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英式高等教育的專業(yè)人士經(jīng)常諷刺美式教育通而不專,而美國學者則質(zhì)疑英式教育過于嚴謹。
雖然我讀的是美國大學,但我會盡可能以客觀角度,對兩國大學的教育方法進行粗略比較。
通才與專才
美國大學和英國大學在教育方式上屬于兩極化
美國
美國本科是4年制,其中第一年集中在必修的“通識教育”或“基礎課程”,目的是讓學生接觸各種各樣的學科,無論他們本身專業(yè)是什么。
而且,美國頂級大學,如哈佛、普林斯頓和哥倫比亞大學等,采用自由教育課程,偏重理論,而非實踐基礎。美國大學鼓勵學生進行跨學科研究,可以是雙學位,也可以主修加副修。
英國
相反,英國大學則注重培養(yǎng)專才。雖然本科是3年制,大學生從入學起只專注于一門學科,大多數(shù)學生只修讀本專業(yè)的課程。然而,在美國大學,選修課程就占了全年課程總數(shù)的四分之一。而且,英國大學允許學生在本科階段修讀法律、醫(yī)學等專業(yè)學科,而在美國,這些學科只有研究生才能修讀。
因此,英國大學的學生若想中途換專業(yè),或修讀兩個不同領域?qū)W科的雙學位(如化學和中國研究),都是非常困難的事情。
整體評估與考試評估
美國大學的招生和評分體系以整體、綜合評估為標準。頂級大學招生時看的不僅是申請人的考試成績,還要考慮他們的課外活動、個人陳述、教師推薦和家庭背景等情況。而英國頂級大學招生主要參考的是申請人的A-Levels成績。雖然申請人也需要提供個人陳述和課外活動清單,但只是作為A-Levels和雅思之外的補充,用處并不大。
英國大學的評分制則是以考試為基礎。每個學生每年夏天迎接一年一度的大考,每年的年終考成績累加就是畢業(yè)成績。而且,英國大學并不要求本科學生寫畢業(yè)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