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英訪談:華人歌劇女高音

閱讀:15085 來源:BBC留學英倫
分享: 

歌劇是高雅的藝術(shù),來英國學歌劇演唱的中國學生寥寥無幾。目前,英國皇家北方音樂學院的女高音王蓓蓓正在舉行幾場個人畢業(yè)演唱會。

王蓓蓓在學習期間在倫敦主演過普契尼的經(jīng)典歌劇《修女安杰麗卡》,歌唱才能受到英國學界和觀眾的肯定。

在接受子川專訪時,王蓓蓓談到自己的經(jīng)歷以及在英國學歌劇的優(yōu)勢。

子川:你從中國星海音樂學院聲樂系本科畢業(yè)后工作了幾年,后來怎么會來到英國深造?

王蓓蓓:我本科畢業(yè)之后工作了幾年,參加了一些官方大型演出,2007年還被選拔到奧地利參加比賽,擔任領唱,獲得了金獎。很多人覺得我應該再到歐洲深造西式美聲唱法。

在多方支持之下,我先是去了意大利米蘭,師從斯卡拉歌劇院的泰斗級抒情花腔女高音歌手瑪麗亞·路易薩·喬尼(Maria Luisa Cioni)。在意大利兩年的學習,使我的演唱技巧有了很大的提高。

后來因為有同學在英國讀書,我就來這里玩。我當時對英國的情況不是很了解,很偶然地參加了曼徹斯特的皇家北方音樂學院(Royal Northern College of Music)的面試。沒想到,學校很喜歡我,當場就表示要給我獎學金,讓我來學習。從那時起我才萌發(fā)了來英國學習的想法。

在意大利都是唱意大利語的作品,我沒有機會用其它語言唱歌。而英國的學校教學系統(tǒng)非常完善,效率也很高。考慮了半年之后,我決定到英國學習。

當時我也得到了伯明翰城市大學(Birmingham City University)旗下伯明翰音樂學院(Birmingham Conservatoire)的獎學金,而且要比皇家北方音樂學院的獎學金還要高,就決定先到伯明翰音樂學院攻讀聲樂碩士(MMus Vocal Performance)。

碩士畢業(yè)之后,我來到皇家北方音樂學院攻讀一年制國際藝術(shù)家文憑(International Artist Diploma),現(xiàn)在臨近畢業(yè)。

子川:人們似乎對伯明翰音樂學院的了解不多?

王蓓蓓:是的。我在伯明翰音樂學院碰到一位非常好的老師,這也是我去的原因。這位老師是英國著名女高音大師海倫·菲爾德(Helen Field)。獲得獎學金的同時,還能夠跟這樣的名家學習,我覺得非常值得。

子川:在英國的音樂學院跟你以往的學習經(jīng)驗有什么不同?

王蓓蓓:英國的音樂教育比較全面、系統(tǒng),非常完善,不是只唱一種語言。而意大利的運作相對要慢一些,學校里的設備都比較古老。

子川:在英國學音樂,是不是寫論文的部分要多一些?

王蓓蓓:沒錯,我讀碩士的時候有一半的時間是在圖書館看資料、寫論文。盡管起初覺得沒什么實踐性,但是寫過之后發(fā)現(xiàn)非常有用。這些理論知識的訓練對我的系統(tǒng)性學習非常重要,特別是對音樂史的研究。

演唱學習不再只是追求聲音上的完美、技巧上的精準,還加入了對音樂藝術(shù)歷史長河更深層次的研究。同時,理論學習也使我的英語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如果想成為一位歌唱家、藝術(shù)家的話,這些訓練是非常有必要的。

子川:你畢業(yè)的時候要開個人演唱會,還要寫論文?

王蓓蓓:是的。碩士那年我一共寫了5篇論文,最長的約7千字。我的論文話題是中國歌劇行業(yè)的發(fā)展。

子川:我了解到皇家北方音樂學院的國際藝術(shù)家文憑錄取的人數(shù)很少。

王蓓別:對,門檻挺高的。今年就沒有一位亞洲同學被錄取。寄表演錄像帶之后,還要經(jīng)過面試,最后決定是否入選。我在皇家北方音樂學院的老師是英國著名女中音歌唱家芭芭拉·羅伯特姆(Barbara Robotham)。

子川:這個階段的學習更多的是一對一地跟老師學習演唱?

王蓓蓓:對,這個階段沒有理論上的學習,完全都是實踐性的內(nèi)容,集中精力在表演上。一個多月之前,我在倫敦聯(lián)合歌劇公司的全英海選中被選中,在該公司排演的普契尼經(jīng)典歌劇《修女安杰麗卡》中扮演第一女主角。這個課程方便我有時間在學習的同時還可以參與各種演出。

子川:你能夠用熟練運用多種不同語言來演繹歌劇作品?

王蓓蓓:對,我現(xiàn)在唱的語言非常的多。除英語、意大利語,還有俄語、捷克語等。

子川:你已經(jīng)舉行了一場畢業(yè)個人演唱會,演唱了哪些作品?

王蓓蓓:我畢業(yè)演唱會上半場的曲目都是意大利語的,包括作曲家貝利尼的6首藝術(shù)歌曲。這些歌曲比較精致短小,但是非常難唱。上半場的最后,我演唱了貝利尼《羅密歐與朱麗葉》中朱麗葉的詠嘆調(diào),也是非常有挑戰(zhàn)性的曲目。觀眾的反響非常好,老師也對這一段的評價很高。

演唱會的下半場我主要演唱了俄羅斯作曲家拉赫瑪尼諾夫的俄語歌曲,還有4首中文歌曲。我唱了中國作曲家黃自的經(jīng)典作品《思鄉(xiāng)》和《玫瑰三愿》。我還唱了《我愛你中國》。這對評委來說很新鮮,他們可能是第一次聽到。這也是我第一次唱這首給英國人聽,而且放在演唱會的曲目中。

子川:評委現(xiàn)場打分?

王蓓蓓:是的,但是沒有那么快公布分數(shù),都是校外的老師打分,會有一個分數(shù)報告。當我唱完中文歌曲后評委都有鼓掌,我覺得他們還是蠻喜歡的。

子川:你很快就要畢業(yè),華人在英國歌劇界發(fā)展面臨的困難應該不小,有心理準備嗎?

王蓓蓓:是非常困難,畢竟簽證的限制影響很大—即使你水平很高,這里的公司還是更傾向于錄用不需要申請工作簽證的歐洲歌手。但我還是會努力試一下,因為《修女安杰麗卡》在倫敦的演出非常成功,是一個良好的開端。

子川:來英國學歌劇的中國學生為數(shù)不多,你對有意這樣做的同學們有什么建議?

王蓓蓓:英國的歌劇市場是比較狹小的,前景不是特別樂觀,很多本地歌手都難于生存。相對歐洲一些國家來說,英國的歌劇院比較少。像德國幾乎每個鎮(zhèn)都有歌劇院,演出的機會很多,而英國在這方面是有限的。

我的建議就是,來英國學習是可以的,肯定會有很大的收獲,學到很多系統(tǒng)的知識,但是畢業(yè)后也可以選擇回到中國或者到別的國家發(fā)展自己的事業(yè)。

標簽: 留學經(jīng)驗分享 大學 社會學院 51offer編輯:marieke
更多>>相關(guān)院校

英國皇家北方音樂學院

所在地區(qū): 英格蘭 所在城市:Manchester TIMES排名:-

30個學生正在申請

免費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