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友軟件,特別是“約X”軟件可并不安全,英國因為手機引起的犯罪數(shù)量就非??膳隆?/p>
據(jù)英國《每日郵報》報道,2013至2015年兩年間,英國涉及手機約會軟件的犯罪案件數(shù)量增長近七倍,案件類型包括強奸、人身攻擊及兒童性剝削等嚴重犯罪。
2013年,在英格蘭和威爾士警方記錄在案的約會軟件犯罪案件只有55起,而去年案件數(shù)量已升至412起。這些數(shù)字是英國政府通過《信息自由法案》施壓而得以揭露的。政府部門表示為治理這一問題“投入巨大”,并已下令展開調(diào)查。
30個警察部門的調(diào)查結果表明,2013年,手機交友軟件Tinder涉及犯罪案件21起,另一軟件Grindr涉及犯罪案件34起;而2015年兩大社交應用分別涉及犯罪案件277起和135起。Tinder是熱門異性戀交友軟件,全世界有近5000萬用戶,而Grindr是一款同性戀交友軟件。
報告中關于人身侵犯和性侵犯的案件最為常見,其中有253起暴力行為指控和152起強奸、誘拐兒童及兒童性剝削案件。英國全國警察總監(jiān)委員會(NPCC)公共保護主管,副警長安迪·庫克(Andy Cooke)將這些犯罪案件的產(chǎn)生歸咎于交友軟件的日益盛行。雖然報告中并未直接表明在這些案件中罪犯使用了社交軟件。但根據(jù)在案記錄,罪犯確實使用了手機約會軟件。
有人權運動者擔心,目前公布的數(shù)字還只是案件數(shù)量的冰山一角。這些觸目驚心的數(shù)字提醒著人們,應加強對手機約會軟件使用者的教育,讓他們認識到,約見網(wǎng)友有一定危險性。安迪·庫克警告約會軟件使用者,要小心自己的交友對象。他說:“我強烈建議使用手機在線交友軟件的人,一定要保持安全意識。在確定交友對象的真實身份之前,切不可透露個人信息。”
英國普利茅斯大學教授安迪·皮蓬(Andy Phippen)表示:“如果僅憑一張照片和幾行字就確定戀愛關系,我們怎么知道對方到底是不是他自己說的那個人呢?大人常常教育孩子不要輕信網(wǎng)友,但許多成年人卻以此作為尋找伴侶的好方法。”
2015年9月,肯特郡一位名為蓋瑞·皮爾斯(Gary Pearce)的教師被判入獄5年,因其誘騙他在Grindr上認識的一位14歲男孩進行性行為。
與此同時,英國防止虐待兒童協(xié)會(NSPCC)發(fā)出警告,這些交友軟件對孩子們來說非常危險。一位發(fā)言人表示:“約會軟件對孩子們來說不安全。孩子們很容易夸大自己的年齡,而成年人則會將自己偽裝的更年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