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一直接受中國傳統(tǒng)教育的我們如果聽說一所高校以“學院”掛名,第一感覺就是好像低人一等,顯得規(guī)模小、師資力量薄弱。這是普遍現(xiàn)象,更多的中國家長也很“嫌棄”這樣的學院,小編同樣是在這樣的教育下長大的,但殊不知,真實情況并非如此。

“哈佛的本科才是哈佛”,“耶魯?shù)谋究撇攀且?rdquo;,美國人對本科教育的看重持續(xù)了近300年,談到某家孩子高中畢業(yè)去上大學,這種情況下說的是去上college,沒有人會說去上univresity。
按美國英語的習慣,college指的是大學本科部,而univresity是指我們大學熟知的哈佛、耶魯這類綜合大學,它包含了醫(yī)學院、法學院、神學院、研究生院、本科學院等各個部分。也許正是哈佛這樣的頂尖名校最初也是由哈佛學院一步步發(fā)展而來,在今天,本科教育仍然是這些世界一流綜合大學引以為豪的核心??梢哉f,本科教育是美國綜合大學的精髓,而美國本科教育的精髓,則是文理學院。

聽到這么說你是不是也感覺到有些茅塞頓開呢!美國很多文理學院(Liberal Arts College)有著上百年的歷史,優(yōu)秀的教師團隊,與出色的本科教育。其名氣在美國本土也并不遜色于常青藤名校等綜合性大學。可以說,美國的綜合性大學、文理學院各有其特色,各有其長處與短處。但是憑什么文理學院在許多家長同學的心理就是要低一級呢?這對于文理學院并不公平,文理學院的優(yōu)勢也是有目共睹的:

1、作為研究性大學,它對學術研究的重視程度不言而喻,先進的教學設備,優(yōu)秀的師資力量,使得學校的教學質量得到了極高的保證。在這里不但可以授受本科教育,還可以接觸到研究生院的教授,對學生們來說,無論是未來學習方面還是就業(yè)方向都會有很大的影響。
2、專業(yè)更加細化,綜合性大學里的本科更傾向于專業(yè)的學習。學校提供的學術專業(yè)涉及的范圍非常廣,比如:人文科學,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等等。專業(yè)課,基礎課和選修課等也都多種多樣,選擇范圍很廣。這樣更有助于學生們學到更深層次,更廣領域的知識。
3、在國際上的知名度比較高,像哈佛,耶魯,哥倫比亞等常青藤盟校都是聞名于世的綜合性大學。有如此高的聲譽自然有其道理,所以社會上的接受度和接納度都是比較高的,這也帶給學生們更多的實習經歷和就業(yè)機會。
4、通常在校學生人數(shù)比較多,尤其是公立大學,人數(shù)基本保持在幾萬人。也正因此,在此就讀的學生更能感受到大學的氛圍和文化,大都市的氣息。豐富多彩的校園活動,眾多的社團組織,各種類型的研究和實習活動,讓在這里就讀的學生有一個多姿多彩的大學生活。

其實一個很有說服力的例子就是中國有很多出名人的都畢業(yè)于美國文理學院,比如宋慶齡就是畢業(yè)于衛(wèi)斯理學院;歌星王力宏畢業(yè)于全美最好的威廉姆斯學院的音樂學院。家長朋友們是不是也應該改改舊思想,認識一個全新的文理學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