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覺得和智力、體力類似,毅力也是一個極受先天影響的因素,有的人可以打雞血一樣的每天六點起床運動吃早飯,然后七點開始背單詞,九點開始做題,十二點吃午飯——而這時我大概才剛醒。想要克服自己的惰性,首先最重要的就是直面它:承認吧,你就是個懶人!
不過這沒什么大不了的。
因為從我的自身經(jīng)驗來看,即使是一個無可救藥的懶人,通過一定的訓練,依然可以做到比大部分人都要“勤奮”。而復習備考GRE,無疑是一個很好的鍛煉自己意志力的機會,換一個高逼格的說法:備考GRE,是一場修行。
任何鍛煉,都離不開循序漸進這四個字,所以作為懶人,一開始一定要給自己設定非常容易完成的目標。比如每天背100個單詞,或者看10句長難句,而為了讓這個目標更容易完成,我的第一個建議是:不要多線作戰(zhàn)。
許多像我一樣的懶人可能沒有意識到,除了不能長時間集中精神之外,我們還有一個弱點,很難同時處理多項任務。因為在不同的任務之間切換,是需要消耗意志力的,甚至,“決定”開始做一件任務都需要消耗極大的意志力。所以如果可以,盡量把自己復習GRE的時間安排在假期里,每天除了吃喝睡覺只需要考慮一件事,那就是GRE。
好了,12點你起了床,洗洗弄弄吃吃東西,說不定還要看掉一兩集美劇,轉眼就到了下午三點,不過此時你只需要背100個單詞而已。所以沒有什么理由拖延,打開手機上的單詞APP背就是了??赡鼙?0分鐘你就累了,但沒有關系,休息一下好了。只需要在晚上12點前背完這100個單詞,你就算完成了今天的任務。
當然照這樣的速度,你可能2個月還背不完單詞(畢竟這100個單詞還要考慮復習之前背過的詞),所以接下來的任務就是讓自己每天多背一點單詞。
我自己大概花了3個禮拜的時間,做到每天背700個單詞。最開始的2周背Magoosh的1000詞,背完以后開始背扇貝上的3000,每天多背100個單詞就行,這其實并不難做到,因為3000里的詞將近1/3都出現(xiàn)在Magoosh里了。
1個月過后,你終于能每天背2個List的量了——雖然這只是大神們的起步水平,但作為一個懶人,要懂得知足。
背單詞是一件很枯燥的事情,所以前2周背Magoosh單詞的時候,我也會把Magoosh填空部分的Easy題調出來做做,每天10道TC,10道SE。很多人不推薦單詞沒背完的情況下做題,不過我覺得問題不大,因為Magoosh的Easy題基本就是純粹的考單詞,而且還有詳細的講解,題目思路又貼合ETS,比陳琦從SAT改的24套好得多。雖然單詞不熟導致做題和看講解視頻合起來要花將近2個小時才能完成,不過比背單詞有趣多了。
這里我還是想談談如何選擇備考材料的問題,只有一個原則:沒有講解的題目都是耍流氓!
作為懶人,本來可利用的學習時間就夠短了,那么我們就要盡可能地提升復習的效率,而這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你所使用的材料所能提供的信息。信息的不確定度越高,復習效果就越差。用高逼格的說法就是:這份材料的熵太大。一份沒有講解的題目,即使配上答案,你也不一定知道自己為什么錯,為什么答案對,通過自己揣摩出的解釋,可能對,也可能錯,做了半天的心得,可能下一題就被推翻。
基于這個原則,我推薦以下材料:OG,PP2,ETS官方150題,Magoosh,吳中東閱讀。(順序有先后)
至于其他什么雞精題,真的不推薦做,題目有錯,答案有錯,沒有講解,熵實在太大了。36套的閱讀因為是從老題改編,出得也非常混亂,與其做它,不如做吳中東上的老題。
還是回到鍛煉意志力的話題上,現(xiàn)在你已經(jīng)能做到每天背700個單詞了,接下來,我們需要鍛煉的是自己多線程處理任務的能力。在開篇我已經(jīng)提到過,懶人的弱點就是很難同時處理多項任務,然而復習GRE,很難做到每天只復習一項內容,即使你把填空、閱讀、作文、數(shù)學分開練,每天背單詞的活兒你是逃不掉的,這些單詞一旦不復習,用不了幾天就會忘。
而懶人如何鍛煉多任務處理呢?最重要的技巧是,減少切換任務的次數(shù),而讓單次任務持續(xù)的時間盡量長。
這乍一聽有悖直覺——長時間進行一項任務,必然會導致效率下降,此時換一個任務來做,難道不會提升效率嗎?答案是,不會。不知道你是否有過這種經(jīng)歷,晚自習準備做作業(yè),做了幾道數(shù)學題,覺得太難,然后又換了物理題來做,做了一會兒又覺得頭暈眼花,心里尋思著是不是該做點不需要邏輯推理和計算的文科作業(yè),然后就開始做英語題……結果最后每個作業(yè)都只做了一點,人卻感到無比疲憊。
懶人缺乏毅力,所以任務開始一段時間后疲勞感迅速上升就想著休息,其實如果能夠堅持一會兒就會發(fā)現(xiàn),再過一段時間后,疲勞感上升的速度就開始變慢了。這有點類似跑步,跑到1000米的時候你上氣不接下氣,但只要繼續(xù)跑一會兒,大腦開始分泌內啡肽,你雖然依舊疲憊,但好像可以繼續(xù)跑下去了。學習也是類似的體驗,雖然我并不太明白其中的原理,大概是我們需要一段時間去沉浸到學習的內容中,讓相關的神經(jīng)細胞逐漸被激活起來。
這期間你可能會堅持不了,那就休息吧。我指的休息是真正的休息,不是去做其他題,也不是去刷微博,而是伸個懶腰,在屋里走幾圈,或者發(fā)呆也行——一旦你感覺無聊,那就繼續(xù)進行你的任務。
我背了3個禮拜單詞以后就開始做閱讀,通常是10點起來背單詞,吃完午飯后休息一會兒做吳中東。這個時候懶人的弱點又暴露了,雖然通過訓練,我已經(jīng)開始連著背700個單詞,但到了做閱讀的時候,我常常是做了1篇長閱讀就頭暈眼花無力思考,但沒關系,依然用前面的辦法,循序漸進地提高自己的做題量。一開始我只能連續(xù)做一篇長閱讀一篇短閱讀,但兩個星期后,我已經(jīng)能一口氣連著做4篇長閱讀4篇短閱讀了。雖然離robin神的每天16篇差之甚遠,但作為一個懶人,我已經(jīng)知足。
雖然我一直在說知足,但其實自己知道仍然有可以被壓榨的潛力,畢竟每天背單詞不過一個半小時,做閱讀加上對答案和看解析,也不過3個小時,為什么不再多做做填空呢?這個時候單詞背得差不多了,其實你會發(fā)現(xiàn)題目做起來比之前輕松多了,一個半小時就可以解決20道TC20道SE。到這兒,我覺得對于個懶人來說,每天完成的任務量已經(jīng)算是達標了。至于什么每天連續(xù)復習10小時GRE之類的事兒,還是交給大神們來做吧。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心向往之。
整個復習期間我同時處理的任務保持不超過三件,前期是單詞、填空、閱讀,后期是單詞、閱讀、作文。不知道大家對作文是抱什么態(tài)度,我大概花了4周時間,每天寫一篇作文+改之前寫的作文,而在填空方面并沒有太花什么時間刷題。畢竟填空是看懂題目就能做,雖然單詞難,但你只需要認識這些詞而已。而作文則不同,你并不需要在作文中去運用什么高大上的GRE詞匯,卻需要用恰當?shù)脑~匯準確地道地表達自己的觀點,而這是需要不斷訓練才可以做到的。一旦真正動筆寫,你才會想起來去運用自己以前學過的表達。在這里需要明確地提一點:4分只是及格,說明你寫的文章表意明確,符合題目要求。而如果出現(xiàn)了3分,那說明你的文章至少1)答非所問 2)不知所云,1)是審題的問題,2)是語言水平的問題。這里可以展開說很多,不過考慮到LZ自己作文也只有4分,就不信口開河了。
而寫作文對于懶人來說真的是一個挑戰(zhàn),因為其他任務你都可以分解,8篇閱讀看起來很多,但一篇一篇做總能做完。可是作文不同,一旦開始寫,你就必須連續(xù)寫個450+詞。以至于我一開始都是先列中文提綱,再翻譯成英語,再補充具體例子。這辦法固然可以幫助你完成任務,但要想到考試可不會給你這么多時間,所以應該漸漸地擺脫提綱,拿到文章就開始動筆寫。
讀到這里,你應該可以發(fā)現(xiàn),其實我并沒有什么復雜的技巧來戰(zhàn)勝懶惰,最重要的無非是4個字:循序漸進。雖然簡單,但絕對是對付懶惰最強大的武器之一。
循序漸進的好處在于:
- 開始的時候任務量少,不會讓人產(chǎn)生太強烈的厭惡情緒
- 不斷地提升自己的上限,這種正面的反饋讓人有成就感
當然,人不是機器,一個月總有那么幾天會無心學習,這個時候,一個懶人當然不會強迫自己去學啦。這個時候就要對自己說,準備GRE是一次長跑,中間速度慢下來沒有關系,只要堅持就能跑到終點。偶爾一天放空,什么都不做,可以有效地調節(jié)情緒。感到?jīng)]有動力的時候,就去網(wǎng)上看看大神們的心得感悟,想象一下自己最后考出330+的場景,給自己打打雞血。
最后祝每位都能在殺G的路上取得自己滿意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