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同學寫申請文書的時候
就犯困,犯難,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一下
本人寫文的經驗,給大家一點指導。
寫文書這件事,其實大家的教育背景包括學習經歷都是較為相似的,如果單純的只是想從簡歷就區(qū)分出哪位學生更加優(yōu)秀或更加有特點是很困難的,所以一篇有個性的PS就能很好凸顯出個人的優(yōu)點,這在申請中起到極大的作用。
那么要如何才能寫好一份申請商科的PS 文書呢?
第一招:針對性寫作
首先在確定了選校和申請項目,開始文書寫作之前,一定要進該校的官網和申請項目的網頁進行了解,因為一般情況下學校的官網都會對文書有明確的格式和內容的要求,需要自己注意一下學校對文書字數和頁數的要求,并且有時會明確羅列出一些問題,希望在文書中可以涉及到。
所以在文書內容方面,就要根據學校和申請項目來進行針對性的寫作,例如些許項目會側重于community service,此時就可以針對這一下描述一下個人在這方面的經歷來match該學校的要求,另外在寫作前研究一下該學的申請項目區(qū)別于其他學校占什么優(yōu)勢,比如accounting,有些學校會為學生免費提供CPA的培訓課程,這就是可以在文書中提到的一點。
第二招:抓住重點
以本人申請的商科為例,一般來講商科文書需要涉及的內容主要是個人在學校的表現(xiàn)或在相關領域的執(zhí)照,相關的實習經歷以及課外社會活動經歷,還有短期和長期職業(yè)目標。無論用什么樣的結構或框架,側重點都是申請該學校、該項目的原因及動機。So,關于PS的主題思路呢,最重要的就是要突顯出自己對申請項目的熱愛,也就是為什么會有這個motivation來申請這個項目。
對商科來說,還有一個側重點就是就業(yè)導向。一定要提到的就是所申請的這個項目如何能夠支撐未來的職業(yè)規(guī)劃,錄取委員會比較看中的是學生個人認為學校能夠為學生未來的職業(yè)規(guī)劃提供到什么,怎樣幫助學生實現(xiàn)自己的職業(yè)目標。
在美國讀書或工作,最重要的是發(fā)現(xiàn)自己。最初申請時,沒有明確目標和專業(yè)方向,導致?lián)裥r候的困難,這是我總結出的經驗教訓。在美國求學期間慢慢發(fā)現(xiàn)自己的興趣所在,逐漸確定就業(yè)方向,并努力完善自我,是我在Cornell 時候學習到的最重要一課。
在明確了自己對會計學領域的熱愛之后,修了8 門會計課程。Cornell 的public administration 項目畢業(yè)一共需要16 門課,然而我畢業(yè)時一共修了25 門課。同時,通過了CFA Level I 和Level II,并且在項目第二年DIY 申請到了美國排名第一的會計項目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在Cornell 的兩年,雖然辛苦,但幫助我明確了我自己的目標和方向。之后,順風順水,進入四大中最想進的Deloitte,考取了CPA 執(zhí)照。
第三招:注重邏輯
商科的申請文書在寫作風格上區(qū)別于一些文學類,心理學類專業(yè),或PHD學術性的專業(yè),商科申請我念書強調的是文書的邏輯性,而不像其他學科更看中的是文書的語言和內容的可讀性。因為這些往往就能反映出一個人對于問題的分析能力,同時在文書中一定要突出自己的優(yōu)勢和特長,尤其是他人沒有的特質。
例:我的一個朋友在國內就讀本科,目前在紐約就讀,他在申請文書中就提到了自己在音樂方面的才華,比如說鋼琴,偶爾自己會作曲在平臺上與大家分享,他就是通過自己這一特長和好的把自己與其他部分申請者區(qū)分開來,后來他自己也有提到過,他能夠申請成功和他在文書中所提到的這一特長有一定的關系。
所以,在文書寫作中,一定要很好突出自己的個人優(yōu)勢、愛好和個性,畢竟錄取委員會也并會想招一批千篇一律的學生,在這個時候他們就會著重于看申請者的個人特色,在文書中這些是一定要著重體現(xiàn)出來的。
展開來說,邏輯性指的就是段落與段落之間的銜接,承上啟下,讓閱讀者能夠順理成章的過渡到下一段話,這是很重要的一點但同時也比較困難。以我個人的申請經驗,建議以小標題的形式來呈現(xiàn)整篇文章,比如在文章開篇之后,以小標題的形式呈現(xiàn)個人在學校的表現(xiàn),實習經歷,project等。這樣有兩個明顯的優(yōu)勢,一方面能夠直接突出每段內容的主題,這樣錄取委員會可以直接瀏覽想要了解的方面。另一方面,可以避免過渡時出現(xiàn)的邏輯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