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高地和群島大學的同學,來蘇格蘭也有幾年時間了。對于英國的學習和生活也有了很大的體會和感受,下面給大家分享我的留英日記:
英國印象
說英國印象有點大了,我的學校在蘇格蘭,她太美了。大草原,成群的牛羊,深沉的古堡,明快的歐式小別墅,鮮艷的花朵,童話那般美麗。蘇格蘭 的天空總是那么藍,空氣清亮亮的,云低低的、厚厚的,有時你都可以看見云被風吹著走動,云投射在草坪上的陰影也隨著移動。下雨過后,天空中經??梢钥匆娒?麗的彩虹從小房子后面延伸出來。即使經常下雨,可是從來沒有人打傘。
期間我也去了英格蘭一些地方,包括英格蘭的大學像伍斯特大學和阿伯泰鄧迪大學,和我們學校的風格和你不同,還有其他的許多景點和城市。呆了一年半,自己感覺英國的社會問題也很多。紳士和淑女可能只屬于受過良好教育的中產階級。青少年犯罪嚴重,性過于開放,大量未婚媽媽,城市貧民區(qū)犯罪率高,親情冷淡。不過整個英國給我的感覺還是個很古典很傳統(tǒng)的國家。但她又是那么國際化。走在街上可以看到不同膚 色的人,亞洲人、印巴人、黑人,英國本土人可能都覺得自己是在國外。
學習篇
我到英國沒幾天,生活還沒有適應,環(huán)境也沒有熟悉,就開始上課了,幾乎都聽不懂,懵懵的,那心里可是急啊,把學費除以學期,再除以課時,想想我浪費了多少 錢。每門課老師都列了一串課外要看的書單?;氐郊铱吹胶窈褚豁硶X得氣都喘不過來。平時考英文,閱讀什么的都不在話下,可是真正對著密密麻麻的專業(yè)書本,那閱讀的速度就很慢了,經常是看到很晚都沒有把當天學的內容看完。
大約幾個星期后,各方面都穩(wěn)定了,也能夠聽懂老師的課了。上課的形式很活躍,老師很放松,他講課時你隨便提問,老師非常高興學生在課堂上問問題,就像聊天一樣,感覺很好。
英國是一年制的學習,所以課程非常緊張,老師經常會布置小論文形式的作業(yè),這樣需要我們在課外查閱很多相關的書籍。放學后基本都是在圖書館度過,熬夜對我們 來說更是家常便飯。久而久之,我發(fā)現很多同學都變成了夜貓子,早上整個宿舍樓都是很安靜的,可是晚上11點樓里是最熱鬧的時候,大家都出來煮點夜宵補充能 量,可能晚上安靜,更容易寫東西。
我認為在國外學習只要用心,一般都能通過考試的。國外的老師比較看重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和實際運用程度,不會向國內老師那么無聊,考你如何推導公式或者一個題轉幾道彎才想出來。所以國外考試很多公式都會提供給你,題目也比較一目了然,這也反映出東西方思維的差異。
生活篇
英國大部分地區(qū)的生活方式和國內很不同。人們生活節(jié)奏比較慢,早上商店到了10點多才開門,晚上5點就關了,周末開得更晚關得更早。到6點除了路上奔馳的小車外,就看不到什么行人了。夜晚更是安靜得出奇。但是市中心的Pub確實熱鬧非凡。這里一些小的便利店,關門都很早。大型超市離學校又比較遠,我們一周去一次,把一個禮拜的食物全采購齊全?;貒蟛拍苌钋懈惺艿絿鴥任镔|生活極為豐富。
真正英國本土的食物挺難吃的,土豆泥、薯條、煮土豆、烤土豆,除了土豆還是土豆。那里土豆品種繁多,不過在我眼里沒什么區(qū)別。最著名的fish & chip也不過如此。意大利、中國、泰國、印度食物在英國非常流行。由于氣候原因,英國畜牧業(yè)非常發(fā)達,但是蔬菜和水果要靠進口,所以都賣得非常貴,品種也比國內少很多。剛到的時候,我只吃最便宜的雞肉和胡蘿卜。由于生活 拮據,平時一日三餐我都自己做,打工后生活改善了不少,偶爾也會到餐館享受一下異國風味。英國許多大城市都有中國超市,里面中國調料、干貨和一些蔬菜都非 常豐富,價格當然也不菲。我們有時會去買些一般超市里買不到的中國食物,如老干媽啊,豆腐啊,面條啊什么的。
久而久之,我們都掌握了許多省錢的竅門。比如,下午5點左右和晚上9點左右,超市都會處理許多快到期的蔬菜和肉類,價格非常便宜,我們一進超市就直奔打折區(qū)。老外的標準很嚴格,其實在我們看來,那些食物還是挺新鮮的。盡管吃得比較節(jié)省,但是到英國幾個月后,我的體重還是迅速增長了20多斤。所有的人都說女孩子在英國長胖是定律,看來我也難以幸免了。雖說英國的食物不太愛吃,但是那里的甜點、冰淇淋卻是令女孩子無法抗拒的。價格比國內便宜不說,口感更是國內比不上的。在國外呆久了,黃油、cheese也成了我的最愛,難怪胖得不行。很奇怪,回國后體重又恢復到從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