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的馬航事件讓人們對于航空安全再次加強了警惕,廣大的游客和留學(xué)生們在乘坐飛機的時候如果遭遇到了空難,要如何應(yīng)對?具備一定的航空安全常識是非常必要的,下面小編先帶大家了解一下空難有哪些形式。
三種基本的空難形式
1、起飛失事
起飛后失事有可能是因為飛機出現(xiàn)故障或遭遇惡劣天氣。如果出現(xiàn)故障卻沒有爆炸起火,機上乘客有可能全部獲救;如果遭遇惡劣天氣特別是從空中下降到地面的氣流,飛機就會墜毀。當飛機迎著狂風(fēng)暴雨起飛,不久就可能墜落地中海,無人生還。
無論哪種原因,乘客在起飛前應(yīng)觀察緊急出口在哪里,盡量數(shù)一下從你這排座位到出口那排座位之間有多少座位,這樣即使看不見,你也能知道什么時候趕到了緊急出口位置。
2、高空解體
如果遇到高空解體的狀況,不論坐在飛機的哪一個部位,生還希望都很渺茫。即便生還的幾率渺茫,也要在空中系好安全帶。不然的話,飛機尚未墜地,在空中翻滾的過程中,乘客就已經(jīng)在機艙中被來回撞擊喪命了。
3、降落墜毀
一般飛機在降落時頭稍低,這時機頭最容易遭到撞擊,機尾則完好無損,這種狀況下,坐在機尾的座位是最安全的。比如此前的利比亞空難,機身完全粉碎,只有機尾基本保持完整。一些專家認為那名幸存的男童應(yīng)該是坐在機尾部分。只要所坐位置沒有發(fā)生撞擊和爆炸,乘客在保持頭腦冷靜的情況下,盡快遠離殘骸,生還幾率最大。
面對事故瞬間反應(yīng)要快
大家是否有過這樣的經(jīng)歷?當迎面一輛汽車飛馳而來,我們當中很多人腦中瞬間一片空白,下意識的反應(yīng)不是馬上跳開,而是僵立原地等著車子撞。這是人面對突發(fā)事件的正常本能反應(yīng);而飛機爆炸前,機上旅客坐以待斃的事也不見少數(shù)。因此旅客們首先要鍛煉自己的是第一時間跳出大腦休克狀態(tài),冷靜地作出選擇。
如果飛機正在緊急迫降,要按乘務(wù)員的指示采取防沖擊姿勢:小腿向后收,頭部前傾盡量貼近膝蓋。這個姿勢可以降低旅客被撞昏或者脊椎受傷的風(fēng)險。有嬰兒的父母不要把嬰兒抱在懷中,因為嬰兒可能在沖擊下被拋離;而且墜機時父母往往身體前傾,會壓住孩子。
待飛機成功迫降后,要立刻解開安全帶逃離。下一步就是盡快離開飛機。如果有空乘人員組織疏散,一定要聽從安排,一股腦兒地涌向出口極有可能堵死求生通道。
成功離開飛機后,哪怕?lián)臋C內(nèi)的家人,也不要留在飛機附近。飛機即使不爆炸,也會產(chǎn)生有毒氣體,旅客應(yīng)馬上跑到飛機殘骸的上風(fēng)頭。因此,大家要趕緊撤離。
謹記6條黃金自救方法
很多專業(yè)人士認為,飛機失事后的一分半鐘內(nèi)是逃生的“黃金時間”。能否在飛機失事的時候逃生,不僅取決于你的危機反應(yīng)夠不夠快,懂得如何自救才是重中之重。下面,小編給大家提供六種自救方式。
1、選擇正確的防沖擊姿勢。
在發(fā)生墜機前,按照乘務(wù)員的指示采取防沖擊姿勢:小腿盡量向后收,超過膝蓋垂線以內(nèi);頭部向前傾,盡量貼近膝蓋。
2、學(xué)會系解安全帶。
當飛機撞地轟響的一瞬間,要飛速解開安全帶系扣,猛然沖向機艙尾部朝著外界光亮的裂口,在油箱爆炸之前逃出飛機殘骸。因為飛機墜地通常是機頭朝下,油箱爆炸在十幾秒鐘后發(fā)出,大火蔓延也需幾十秒鐘之后,而且總是由機頭向機尾蔓延。
當你要解開安全帶時,會下意識地想到解開汽車上安全帶的方法,你會去按按鈕,但在飛機上,你需要打開插銷。如果你不能解開安全帶,逃生的機會就很渺茫了。
3、帶好氧氣面罩。
當機艙“破裂減壓”時,要立即帶上氧氣面罩,并且必須帶嚴,否則呼吸道肺泡內(nèi)的氧氣會被“吸出”體外。為了增加艙內(nèi)的壓力和氧濃度,飛機會立即下降至3000米高空以下,這時必須系緊安全帶。
4、若飛機在海洋上空失事,要立即換上救生衣。
5、拼命呼喊避免“震昏”。
飛機下墜時,要對自己大聲呼喊:“不要昏迷,要清醒!興奮!”并竭力睜大眼睛,用這種“拼命呼喊式”的自我心理刺激避免“震昏”。
6、捂住口鼻避免煙霧中毒。
如果你能從沖撞中幸存,下面要面對的就是大火和煙霧。煙霧含有有毒氣體,過多地吸入將導(dǎo)致死亡。艙內(nèi)出現(xiàn)煙霧時,一定要使頭部處于可能的最低位置,因為煙霧總是向上的,屏住呼吸用飲料澆濕毛巾或手絹,捂住口鼻后才呼吸,彎腰或爬行至出口。
以上是小編給大家普及的航空安全常識以及6條自救方式,希望對游客們和廣大的留學(xué)黨們有所幫助,面對突發(fā)事件的來臨,大家一定要保持冷靜的頭腦,及時采取自救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