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心推薦!英國有人舍棄牛津劍橋也要去這所學校

閱讀:10038 來源:轉載
分享: 
提到海外職業(yè)學院,很多人會嗤之以鼻;提到選擇學校,很多人會把排名當成圣經。殊不知在誤解與盲從中,你錯過了真正適合自己的院校,并最終在茫然與困惑中度過了留學的這段人生。

提到海外職業(yè)學院,很多人會嗤之以鼻;提到選擇學校,很多人會把排名當成圣經。殊不知在誤解與盲從中,你錯過了真正適合自己的院校,并最終在茫然與困惑中度過了留學的這段人生。

在選擇留學院校時,準留學生和家長們通常會打開電腦和網路,找到US.News、QS等著名的國際院校排名,以專業(yè)名稱為關鍵詞查詢院校專業(yè)排名。如果要查找建筑專業(yè)的世界排名,就一定會搜到MIT、UCL、清華大學等傳統(tǒng)高等教育學府。其實,還有一些走在國際教育前沿領域內的頂尖學校并沒有出現在這些排名里,這倒不是因為這些院校入不了排名機構的法眼,而是因為這些學校的教育理念完全不能通過簡單的數據衡量進行對比。

本期介紹的,就是這樣一個在建筑圈里鼎鼎有名,卻在院校排名里默默無聞的學校:英國建筑聯盟學院(Architectural Association of Architecture)。

英國皇家建筑師

七年磨一劍的建筑行業(yè)頂級資質

在介紹該校前,首先需要解釋的是一個特殊的英國行業(yè)協會:RIBA。

Royal Institute of British Architects(RIBA)中文譯作英國皇家建筑學會,學會于1834年成立,并于1837年取得英國皇家學會資格。RIBA在全球擁有超過4萬名會員,與美國建筑師學會(AIA)并稱當前世界范圍內最具知名度的兩大建筑師學會。它的宗旨是:促進與提高建筑師的職業(yè)水準、為世界各地提供優(yōu)秀建筑設計、對英國政府設計建筑領域的法律政策進行建議與監(jiān)管。

通過RIBA考核的建筑師將獲得英國皇家建筑師資格證書,這份證書的含金量極高,在歐美得到廣泛認可,依照英國法律,只有獲得這份證書才能從事獨立建筑師工作。但想要成功通過RIBA的檢測,需要學習7年,堪比最難畢業(yè)的醫(yī)學專業(yè)。

目前正在英國準備RIBA資格考試的Lotus告訴《留學》記者,RIBA在建筑業(yè)內非常有名。“我高考之后來英國讀書,決定學建筑專業(yè)后就開始備戰(zhàn)RIBA。普通大眾對RIBA都不太了解,但對于喜歡建筑、又在英國讀書的人來說,想要成為皇家建筑師是順理成章的事。”Lotus說,“雖然國人對RIBA的認知度不高,但這并不能影響我對建筑的熱情。”

RIBA的資格認證分為3個部分,在被學會授權的大學得到建筑專業(yè)本科學歷后,即可獲得Part 1的資質認證,同時成為RIBA的學生會員;在建筑師事務所或同等級單位實習1-2年后,再進修2年制碩士課程,才能獲得Part 2的資質認證,到這一環(huán)節(jié)后畢業(yè)生才算擁有基礎的建筑行業(yè)從業(yè)資格;而Part 3則需要學生再進行1-2年的專業(yè)工作,然后參加最后1年的課程或直接參加資格考試,通過第三部分資質認證后,建筑師才可正式獨立從業(yè)。

對于中國學生來說,最大的難關并不是漫長的學習時間,而是RIBA對于Part 1的嚴格把控。Part 1階段的資質認證需要學生拿到本科學歷,而中國大多數學校的建筑專業(yè)卻無法得到RIBA的官方授權,這就意味著,中國學生幾乎不可能通過直接留英讀研的方式拿到皇家建筑師資格。大多數情況下,即使擁有建筑專業(yè)本科學歷,學生仍要到RIBA授權的大學重讀本科初級課程。

幸運的是,2015年2月,中國的西交利物浦大學建筑系本科課程獲得了RIBA第一階段課程的認證,成為國內首位獲得RIBA課程資質的大學,本科階段不便留學的學生可以考慮在該大學獲得Part 1資質、完成實習,再赴英國就讀碩士課程。

英國建筑聯盟學院

獨立于英國教育體系外的開放大學

在諸多的被RIBA授權的院校中,最具建筑行業(yè)權威性、擁有RIBA三個階段培訓授權的就是位于英國倫敦的建筑聯盟學院(Architectural Association School of Architecture)。建筑聯盟學院俗稱“AA”,是英國最古老的獨立建筑教學院校。這所學院不屬于“大U”范疇,采用完全不同于傳統(tǒng)大學的教育模式,因此不會在各大世界排名里出現。然而,凡是建筑領域內有些建樹的人都知道,AA堪稱西方建筑教育里的一艘航母,當今世界上有名的建筑流派、建筑師、建筑評論家以及RIBA的眾多皇家建筑師都與AA有著深厚的淵源。

建筑聯盟學院之所以叫做“聯盟”,是因為它最早是由兩位不滿傳統(tǒng)教育模式的建筑師:羅伯特·卡爾(Robert Kerr)與查理斯·格林(Charles Grey),于1847年創(chuàng)立的行業(yè)聯盟,其目的是為建筑學愛好者提供討論、組建工作室的機會。聯盟成立時,英國還不存在完備的建筑專業(yè)教學體系。1890年,建筑聯盟設立了完整的教育項目,在聯盟的基礎上又分化出職業(yè)學院,聚集世界各地的建筑師對年輕學子進行培養(yǎng),學校獨立于英國正統(tǒng)教育體系之外,但學歷受到英國政府的承認。

門檻高 學費高 學制怪

只有建筑狂熱愛好者才敢申請

建筑聯盟學院處處透著桀驁不馴的氣質。在招生系統(tǒng)上,學院本身并不在UCAS申請系統(tǒng)中,想要到AA讀書,必須單獨申請,且申請要求苛刻到曾險些使得學院因學生太少而破產;在學費上,AA作為私立院校,僅學費就在26,000鎊以上,對于經濟條件一般的學生來說壓力不小;相比高昂的學費,5年制的AA卻完全不提供學位證,即便在學院內讀夠本科3年的課程,學生也只能拿到RIBA的Part 1資質以及AA Intermediate(中級證書),讀滿第4、5年的課程,則拿到的是Part 2資質以及AA Diploma(畢業(yè)證書),二者都不具備“學位”功能。

中國學生讀完5年課程后,可達到英國教育系統(tǒng)的Level 7水平,即國內的碩士學歷。若學生回國,只能以Open University的特殊名義進行碩士學歷認證。

AA設置讓大多數人望而卻步的三座大山,目的是為了吸收最純粹的建筑愛好者?;鞂W歷、對職業(yè)方向沒有決心的學生往往會知難而退。已經在AA就讀初級課程的中國學生東曉告訴《留學》記者:“在建筑業(yè)內,AA的名氣遠大于文憑。在其他大學讀建筑后得到的文憑是文學士或者商學士,在我這種立志從事建筑行業(yè)的學生看來,用處并不大。而且,功利一些講,AA的牌子非常好用,在國內外的建筑圈里有很強競爭力。雖然職業(yè)發(fā)展依賴于自身實力,但是AA這塊敲門磚十分有效。”

東曉認為建筑學是服務行業(yè)的藝術學科,個人實力遠比文憑或者重要,而以AA在建筑教育中首屈一指的實力,學生根本不必擔心學歷問題。

單元教學體系

落后就打臉的學術競爭

建筑聯盟學院運轉168年仍長盛不衰,秘密就在于它的單元教學體系。這種體系是師徒體系與大學教育體系融合的產物。據《留學》了解,AA的5年教育比例為1:2:2,教學大綱分為設計、基礎理論、技術和交流四大部分。學校會根據學生申請時的水平為其安排就讀年級,第一學年為基礎教育年,無基礎的學生通常要從零學起。

從第二年開始,學生開始單元學習。AA的每個教學單元以建筑學的各種方向為主題,由1-3名老師帶領10名學生完成1年的主題研究。學生與單元老師之間進行雙向選擇,若某單元主題吸引力不足,或老師教學水平不足,學生有權利投訴老師,被投訴過多的老師則會遭到解雇。AA的教職人員大多是建筑師出身,且其中不乏業(yè)內名人,因此不難想象老師被學生投訴的負面影響會有多大。稍有落后就被無情“打臉”,在這樣的競爭壓力下,老師就需要拼命進行創(chuàng)新研究,不斷激發(fā)新的建筑學課題。

每一年,AA的學生都要在單元的各個階段向評委公開自己的研究方案,評委成員包括老師、RIBA成員、國內外建筑師、藝術家等等。和藝術留學申請的要素相似,AA要求學生展現的是研究的完整性、合理性、邏輯性與創(chuàng)意性,以及學生從不同視角對建筑的理解。因此,在校的學生也要和老師一樣做拼命三郎,最大化的發(fā)揮自己的實力,展示自己的專業(yè)才華,以得到老師和其他同學的認同。

提倡非線性學習法

用批判精神挑戰(zhàn)傳統(tǒng)教學

AA校內常年爭論不斷,東曉告訴《留學》記者:“凡是能到AA讀書的人,大多很有能力,所以或多或少的有些高傲和古怪,出現學術上的交鋒是很平常的事。”學術辯論是AA最重要的校園特色之一,該校建筑歷史與理論負責人馬克·卡森(Mark·Cousins)曾說,“AA的建筑文化就是爭論。”在這個學校,“民主”是支撐其學術發(fā)展的重要根基,這種民主并不僅僅是我們所理解的“美式民主”,而是對傳統(tǒng)教育、教科書、教學大綱的挑戰(zhàn)。

學校鼓勵學生之間、師生之間、同事之間進行學術探討和辯論,只要言之有理,任何人能夠嘗試推翻和質疑任何建筑理論。這樣的教育模式無疑很容易受到傳統(tǒng)教育界的質疑,不過比起外界的批評,AA師生對母校的批判更加尖銳,造就了這種校園文化的,正是AA所推崇的批判精神。

除了鼓勵批判,AA同時提倡非線性學習。世界各地的教育模式,無論先進與否,大多屬于線性學習的模式,即有固定的學習地點、進度、知識點,課程內容由老師傳授、學生記錄。非線性學習則完全顛覆上述概念,無固定規(guī)律或系統(tǒng),學生可以在不同時間、不同地點從不同角度出發(fā)研究同一個主題,為了破解研究中遇到的阻礙,學生就需要主動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從而實現對新知識的吸收。

“在學習的過程中,沒有讀完課程就出去工作一年的人也有不少,AA這類的學??梢蕴峁?年期的gap year。”Lotus解釋道,“如果超過1年的話,可以辦理退學,回校后用資歷重新申請更高的年級,或者重新申請之前的課程。”

建筑聯盟學院的教學模式杜絕了“懶惰”,因為在這里,一切教育資源都需要學生主動獲取,沒有學習熱情的人必然難以實現飛躍。這所桀驁不馴的學校挑戰(zhàn)了包括常青藤在內的眾多傳統(tǒng)名校,雖然它從未進入國際排名,但無疑為世界范圍內的教育新模式開創(chuàng)了先河。

建筑聯盟學院知名校友拎客

理查德·羅杰斯 Lord Richard Rogers 2007年普利茲克建筑獎得主

雷姆·庫哈斯 Rem Koolhaas 2000年普利茲克建筑獎得主

扎哈·哈迪德 Zaha Hadid 2004年普利茲克建筑獎得主

英國學位認證拎客

英格蘭、威爾士和北愛爾蘭高等教育學歷體系(簡稱FHEQ)第6級為普通學士學位、榮譽學士學位及相當水平的學歷學位資格;第7級為碩士學位及相當水平的學歷學位資格;第8級為博士學位及相當水平的學歷學位資格。

非線性學習拎客

美國學者斯皮羅等人針對知識的復雜性問題,將知識劃分為良構領域的知識和劣構領域的知識。針對傳統(tǒng)教學中劣構領域高級知識學習所存在的問題,結合高級知識獲得的目標,探討了劣構領域高級知識獲得的建構過程,提出了認知靈活性理論和隨機通達教學的主張。理論認為:(1)學習者必須將所學知識與自己的先前知識結合在一起,才能對所學知識形成一個完整而適當的表征。(2)學習者不是從記憶中原封不動被動提取先前的知識,而是根據具體情況將各種整合在一起。所以這要求學習者積極主動地學習,給學習者學習提供一定的情景才能促進劣構領域知識的學習。斯皮羅的認知靈活理論和隨機通達教學思想成為非線性學習的理論基礎。

標簽: 大學 留學指南 51offer編輯:Al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