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有人在網(wǎng)絡上問我在英國找工作的經(jīng)驗,趁機寫上這一篇。自己找工作的時候靠網(wǎng)絡上的訊息及別人的經(jīng)驗受益不少,寫下自己的經(jīng)壢給有興趣的人看。網(wǎng)絡上已經(jīng)有很多找工作的訊息,我想我知道的在網(wǎng)絡上一定都找的到,這篇寫的只是個人找工作的經(jīng)驗而已。
前言:
當初我在英國找工作的動機其實是因為男友的關系,因為不想分隔兩地、也不想讓他到臺灣過不是他有興趣的教英文;所以還沒畢業(yè)我就已經(jīng)決定要在英國找工作以便留下來。因此我的動機不得以的比一般人強烈多了,所以找工作也特別積極。我看到大部份的臺灣人都是試試看,試了幾次沒下文就回臺灣了。當然了,臺灣的機會那么多又容易,要不是男友我也早早打包回家了。在英國找工作真是耐心、毅力以及對自己自信心的一大考驗。
大學相關的工作:
其實讀碩士的時候讀出了興趣,之后我又幸運的拿了一筆獎學金多留下當了一年的學生,本來是想要繼續(xù)念博士的,不過一直找不到獎學金只好放棄。也因為如此我開始有在學校工作讀part-time博士班的想法。所以我一開始找的都是跟大學有關的工作,我的第一個選擇就是大學研究助理(Research Assistant)的工作,在英國有關學校的工作在以下這個大家都知道的網(wǎng)站:
http://www.jobs.ac.uk/
只不過讓我大吃一驚的是,沒想到在臺灣沒人有興趣的研究助理工作在這理卻很競爭,我把網(wǎng)絡上看到我的專業(yè)也符合資格的位子都申請了。不知道最后到底寄出去多 少個申請書,因為到后來太多了我也懶的算了。每個學校的申請表格都大同小異,填完一次的表格就很容易上手了。到最后我也只拿到兩個面試的機會,一個因為地點的考慮直接放棄沒去,一另去面試的時后就看到柜臺報到的表格上五、六候選人,卻有一半以上的人已經(jīng)有Dr.的抬頭了??!!看了真是令我快昏倒了,最后果然被告知因為他們有更好的人選而沒上。
試了一陣子知道大學研究助理的位子要跟有博士學位的人爭實在沒勝算,我只好開始另外一種大學跟公司 合作的研究案子,職位也是研究員 (Knowledge Transfer Partnerships Associate),它是一種受聘于大學的研究人員但是實際上上班的地方是在合作的公司。這個就比較專業(yè)的位子,工作機會沒有很多。我也是把所有合適的申請書都寄出去了,最后拿到兩個面試的機會,也得到我在英國的第一份工作offer。這是一種英國政府補助的研究案,相關訊息以及工作招聘都可以在下列的網(wǎng)站找到:
http://www.ktponline.org.uk/
拿到offer之后還沒結束,還有有關work permit和visa等煩人的事。不過大學的好處是他們經(jīng)驗多,只要提供他們要的數(shù)據(jù)就幫你直接開始著手work permit的辦理,當然面試的交通費等等也都付給你。Work permit辦理從一星期到幾個月不等,我的一等就等了三個月。我那時候是拿學生簽證但已經(jīng)畢業(yè),照理說我不用換簽證就可以做full time的工作,可是學校很龜毛的一直要到我工作許可下來才開始工作。后來work permit下來了,不過我跟男友已經(jīng)決定辦里unmarried partner的簽證,所以那個work permit我并沒有用到而是直接從學生簽證換未婚伴侶的簽證。
私人公司的工作:
第一份工作做了幾個月因為一些原因不到半年我就離職了,還好那時辦的是未婚伴簽證可以說走就走。就我從朋友拿work visa看到的,拿work visa的人離職之后會收到home office寄來兩個星期離境通知,不過也有只要在一個月內(nèi)找到相等職稱的工作,將work permit做轉移的動作即可,連從新申請work permit都不用。老實說兩種狀況差很多,因為我不是當事人所以不清楚實際的狀況。
我 自己開始找第二份工作時因為不想再因為找工作搬家,所以只找附近的私人公司。我在臺灣的教育背景及工作經(jīng)驗其實都是建筑設計,跟網(wǎng)絡上有名的 oklahyy是同行,不過她是在英國受的教育,完成了英國七年的建筑師資格。英國和臺灣的建筑師養(yǎng)成跟本是不一樣的系統(tǒng),當初我以為我一畢業(yè)就會回臺灣,到時候再煩惱考建筑師的事就好了,沒想到千金難買早知道。不過有臺灣的建筑師照在這里也是不被承認的,連想要將臺灣的學歷轉成Part 1 / Part2都要經(jīng)過很麻煩又很貴的認證,我看到報名表上要求的IELTS 7就自動打退堂鼓了。英文一直不是我的專長,當初要來留學好不容易考到6分,7分??再過幾年吧!
沒有這里的建筑師認定Part 1/ Part 2/ Part 3的資格讓我一開始以為沒有希望了,不過還好后來還是順利的找到了。在英國畢業(yè)生和有經(jīng)驗的是不一樣的找工作方式,畢業(yè)生有公司的特別的畢業(yè)生招聘,有經(jīng)驗的人一般都是經(jīng)過中介(agency)的。在臺灣并沒有中介這樣的機構,一開始我是很排斥,覺得干麻給他們賺中介費,我都是自己直接上job centre及公司網(wǎng)站看、投履壢。不過卻全部石沉大海,真是讓我信心全失,不得已我只好找上中介。真的是有差,因為我目前的公司其實我有自己寄CV過 去,不過卻沒有回應。不到幾個星期候跟中介接觸卻被中介安排去面試,真是奇怪。不過學到了做人不要太鐵齒的教訊。
網(wǎng)絡上找工作的網(wǎng)站非常之多,又因各個領域不同而有專門的網(wǎng)站,大部份網(wǎng)站上工作的就都是中介公司,只要看到有興趣的就申請,自然就有中介會打電話找上你了,以下是我當初找工作常用的幾網(wǎng)站。
一般的工作:
http://www.jobcentre…/JCP/index.html
http://www.reed.co.uk/
http://www.fish4.co.uk/iad/jobs
http://www.monster.com/
http://www.lgjobs.com/jobsearch.cfm
建筑土木的專業(yè):
http://www.hays.com/
http://www.careersinconstruction.com
http://www.building4jobs.co.uk/
英國的中介就我所知有兩種不同型態(tài),一種是專門介紹短期的臨時工作(temporary),你跟中介簽約,你的雇主是中介,他們會派你到不一樣的公司做事,可能幾星期到幾個月不等,這樣的工作要求比較不嚴,剛開始找不到工作的人是一個很好增加工作經(jīng)驗的機會,只不過工作非常之不穩(wěn)定。我一開始其時是稿不清楚 狀況的,后來去臨時工作的機會面試時跟公司老板談,結果談到最后老板說我可以從臨時工開始,然后幫我轉正職。所以這樣的方式也是一種不錯的方式,不過公司要出一筆不小的錢把你從中介手上買過來就是。
另一種是介紹正職(permanent)的工作,中介把你的數(shù)據(jù)發(fā)給他熟悉的公司,看有沒有人對你有興趣,有的話就開始幫你排面試的機會。我那時候運氣好,有兩個中介公司一直跟我聯(lián)絡,每隔一兩天就跟我打電話說進度,我才剛中介接觸沒幾個星期就被安排了幾個面試,面試完還幫你跟公司聯(lián)駱給你feedback,我只面試到第三個,拿到其中兩個的offer之后就很快做決定把之后的面試都推了。我看到 我朋友和有些人都是比較聰明的慢慢來,面試上十個,在從給offer的幾個中挑,中介還會幫你去跟公司談薪水、福利等等。當然了,他們拿的中介費是你年薪 的15-20%,你的薪水越高他們拿的越多。到現(xiàn)在我還是不懂英國的中介制度,公司請個人就要白白付給中介公司幾千英磅的中介費,這樣不是劃不來嗎?!
以上大概就是我在英國找工作的個人經(jīng)壢,我目前的工作剛過試用期,不過我還是在調(diào)適中。對我來說在英國找工作的過程還是有點惡夢一場,雖然后來找到目前的工 作順利不少,不過我會說幸運的成份有點多,加上我已經(jīng)沒有工作簽證的問題。不過我們公司還是有拿work permit的外國人,所以這應該不是唯一原因。我對自己找工作的結論是因為試了N次,所以就不小心有一次成功了。所以持之以恒是最大的關健吧!
拉拉雜雜的說了一推,不一樣的行業(yè)應該會差異很大,給有興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