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國,我感覺自己是個局外人,從你到達英國的那一刻,這種感受就會開始滋生。
有位同學吐槽說,她學的是文科,所選的課都不像商科那樣百分之90以上都是中國學生。在她的課堂上,來自歐洲亞洲美洲各國的老外都很多,而中國人很少,但班上時不時會出現(xiàn)英國人三五成群的小團體,每次上課下課的時候:they appear at one time, and they disappear at one time。幾乎不跟別國的人說話打招呼,也很少參加班上的集體活動。
沒錯,英國人其實還是蠻排外的,不管是她,還是其他來自法國德國希臘西班牙以及沙特阿拉伯的同學,心里都多少會從那些Brits的日常里感受到:they don’t really/completely welcome you.
從明面上,沒有哪個英國人會對你粗魯無禮,吐露歧視的語句,因為他們就是生于一個彬彬有禮的國度,一個每天“cheers”、“please” 不離口的國度。從表面上看,他們誰也沒有歧視別的國家和種族。
但是,可能就在你在讀的期間,種種限制移民的政策在陸續(xù)出臺。
可能你見證了PSW簽證被取消,但你失落之余只感到無能為力;可能你親眼見到在Facebook、Twitter主頁上,你的英國同學們都在轉首相大選的投票,可是你根本就沒有參與的資格。
最過分的是,你明明知道,對于缺錢的英國來說,they are using you as cash cows.
在英國人的眼里,中國現(xiàn)在最牛B的就是:your country is rich......you guys are rich......
我們的學費是英國或歐盟學生的兩倍,人家交6000英鎊,但我們就要交12000。同樣的教師,同樣的課程,同樣的service,你并沒有因為多交了一倍學費而得到任何特權。
別人對你的stereotype也就此形成,人家茶余飯后偶爾也可能會鄙夷一聲:現(xiàn)在招收國際學生的門檻越來越低了,還不是因為,他們就是搖錢樹?
他們不讓你留下,但又要你的錢。學業(yè)結束后,絕大多數(shù)專業(yè)的人,都很難留在英國,這是毋庸置疑的?!?015年中國留學回國就業(yè)藍皮書》里面有說,每年,我國有近八成的出國留學人員在完成學業(yè)后,會回國發(fā)展。但是對于英國留學生來說,到底是自愿回國,還是沒得選擇,被踢回國,這是個問題。Tight immigration laws make you feel like outsiders,even more.
到了最后,就演變成了那句話:Many Chinese students come here to learn, and go back to build.
但是回到祖國母親懷抱之后,你以為就從此“月是故鄉(xiāng)明”了嗎?
小編在英國讀書時,認識一個在格大讀書的女孩子,現(xiàn)在她已經(jīng)回國在北京工作,有一天我們在另一個城市相聚,相約出來喝一杯,她跟我說:我覺得留學的經(jīng)歷讓我變了很多,我更遵守規(guī)矩了,更喜歡社交了,更懂得去尊重別人不同的理念,更看重親情,更會打扮自己,更open地表達自己的情感,但是我覺得唯一不好的一點就是,我有點“夾生”了,在面對中國的七大姑八大姨文化時,我的思維和應對竟然無法在中西兩種模式之間切換自如。上次我媽問我一句:‘你每個月到底掙多少錢?’我都立刻覺得她非常地不尊重我。等我親戚催我結婚催我買房子的時候,我?guī)缀蹙彤斆娓麄兂沉似饋怼V钡轿疑磉叺耐g朋友也來熱心地跟我說:“你似不似傻啊,再不操心終身大事,就要變成剩女了!你給我趕緊的!”我只能淡淡一笑,不迎合但也不發(fā)作,去容忍這些越界的善意。
原來作為海歸的你,不但不曾屬于過英國,也似乎開始成了祖國文化里的outsider。
寫這篇文,目的并不是想讓你們覺得留學不好,只是,想告訴還沒去正準備去的你,記得做好承受這些的準備,還有,也不要忘記No pain, no gain,留學對于一個學生而言,最終目的應該是getting knowledge。
所有你感受到的不公平,也許,其他人都感受過,
你不是一個人。
這樣說
你會不會好過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