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魯大學建筑學院在今年的DI(DesignIntelligence)雜志上位列第三位,可能是由于專業(yè)設置上不像GSAPP和GSD那樣多元綜合,但是一直堅持小班教學的耶魯卻也有著自己的優(yōu)勢。而她也是最難考進的建筑學院之一。
那么小編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YSOA各專業(yè)的課程設置、錄取要求和情況介紹吧。
各項目簡介
MArch I:全稱為 Master of Architecture I,學制時長為三年6個學期。耶魯大學的MArch I項目對申請者本科所修的課程也是有硬性規(guī)定的。需要本科期間修過微積分課程、一門繪畫、雕塑或者建筑設計相關課程,兩門建筑或者藝術歷史,最好其中一門是現(xiàn)代建筑史。
這里要特別說明的是YSOA的MArch I項目是為數(shù)不多的幾個學校的研究生項目明確表示接受轉學生的,而且是可以攜已修學分轉學(像哈佛就是不允許攜學分轉學的)。那么符合轉學的條件有兩個:一、是在經(jīng)過評估認證的同類型建筑研究生項目中完成一年的學制以后希望轉學到耶魯?shù)膶W生;二、是在經(jīng)過評估認證的五年制建筑學本科學校中完成四年學制后希望轉學,這個時候相當于就在耶魯完成最后一年的本科教育和兩年的研究生課程,在徹底修完研究生課程后,耶魯將授予該轉學生學士學位和碩士學位兩個學位。所以只要你足夠優(yōu)秀,你總能來耶魯就讀體驗一番。
MArch II:全稱為 Master of Architecture II,學時時長為兩年4個學期。在耶魯?shù)恼猩W(wǎng)站上對這個項目并沒有過多的介紹,同學們可以參照筆者之前寫的GSD以及GSAPP的文章,項目設置大同小異。
M.E.D:全稱為 Master of Environmental Design,這個項目相對偏于理論,不只面向建筑學學生,與建筑的相關學科的學生也是可以申請這個項目的。筆者注意到招生網(wǎng)站上特意寫到,非常鼓勵申請這個項目研究生的學生主動去跟感興趣的項目老師聯(lián)系,約面談,以促進相互了解,并探討在老師所研究的領域你所感興趣的點或者你的見解。這是比較美式的傳統(tǒng)招生方式(博士項目一般是這種流程),所以這就要求申請者不僅僅要有很好的表達能力,還要對你所感興趣的老師所研究的方向有深入的了解,并提出可以讓老師眼前一亮的論點。要知道老師們都是業(yè)界大牛,所以需要申請者在申請的時候做足功課。
耶魯也可以提供研究生期間的雙學位選擇,分別為 M.Arch/M.B.A.、M.Arch/M.E.M.以及 M.Arch/M.E.D.。而且不像哈佛和哥大,耶魯是有自己的本科課程的,畢業(yè)后將被授予藝術學士學位。
各項目的申請條件
耶魯大學是屬于比較Old-School的那種大學,所以申請主頁上對各個所需要的材料都或多或少的有些要求,由于耶魯確實比較嚴謹,遵循一些客觀存在的規(guī)則,所以還是建議申請的同學按照她的要求去做。
成績單:這個沒有什么特別的要求,先是上傳掃描版,錄取后需要提供紙質(zhì)版本的完整成績單,在讀的學生要提供英文版的在讀證明。
GRE&TOEFL:對于成績上,耶魯沒有做類似哈佛和哥大那樣的限定(但是當然越高越好,并且聽申請的過來人說耶魯有個潛規(guī)則,就是青睞GRE的AW在4.5以上的學生),但是對于說提交的考試成績的時間有限制,TOEFL需要提交當年申請時12月之前的成績,并且不接受雅思成績。
Personal Essay:要求不超過一頁,簡明扼要地闡述自己的個人歷史和申請原因,就是為什么選擇耶魯,為什么要繼續(xù)深造。
Curriculum Vitæ:就是個人簡歷,沒有特別要求,但是同樣需要簡單直接去介紹自己的經(jīng)歷和重要的時間節(jié)點你做了什么。
推薦信:依然還是三封推薦信,但是提交時間不能晚于申請當年的2月5日,所以這需要同學們和推薦老師協(xié)調(diào)好,讓老師盡快幫你上傳推薦信。
作品集:上傳是不超過64MB即可,校方建議申請者的作品集分辨率不必大于150dpi。對于MArch I的學生,需要在作品集中展示自己的繪畫以及三維表現(xiàn)能力,不必須是建筑作品,但是必須要向校方展示你的建筑學習潛力。而對于MArch II項目的同學則必須展示你的建筑設計能力。
Research Proposal(僅M.E.D項目需要提交此材料):材料里面應該包括你的學術目標,學習計劃和預期能達到的結果。就此官網(wǎng)上有更加詳細的說明,筆者恐怕寫于此會有所疏漏,還是希望申請者申請時仔細閱讀要求,并且多與你感興趣的耶魯教授進行互動。
耶魯一直堅持腳踏實地的建筑教學風格,可以說是眾多美國院校中“最設計”的建筑學院。學生作品多以建筑設計的初衷為出發(fā)點,這在越來越浮躁的美國建筑教育大環(huán)境中實在難能可貴。耶魯大學建筑學院秉持本土精英化教育以及小班教學模式,所以每年招收的學生少之又少,基本是學生中的翹楚,所以申請難度很大。建議同學們申請的時候盡力不留遺憾就可以,不必過分苛求結果。當然,如果能順利進入耶魯學習,那將是一段珍貴美妙的經(jīng)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