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安全感是一種怎樣的體驗,相信每個人或多或少都能給出自己的答案。但是沒有安全感,對于一個國家和他的國民而言,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我們需要來聽聽一位中國女學生的演講。演講者畢業(yè)于哈佛大學肯尼迪學院,學習巴以沖突、敘利亞內戰(zhàn)、伊朗核交易,她去過以色列,也有敘利亞的同學。她以親身經歷告訴大家,國家?guī)Ыo國民的安全感是什么。


在北京衛(wèi)視7月8日播出的《我是演說家》第三季的節(jié)目中,這位畢業(yè)于哈佛大學的中國女學生許吉如在《國強則少年強》的演講中給出了自己的答案,中國給予中國國民的安全感是一份不基于任何條件,不需要努力,我們往往身在福中而不知福的安全感。
而這種安全感所帶來的自由選擇的權利,意味著你就算做一個普普通通的中國人都會被善待,因為你的背后是一個穩(wěn)定的國家,而世界對你的國家充滿敬畏。


許吉如在演講中首先提到在以色列的經歷,今年春天她所在學院組織同學去各個國家實地調研,學習巴以沖突、敘利亞內戰(zhàn)等內容的她選擇了去位于中東地區(qū)的以色列,這個國家多災多難,但卻是國際強國,所以對它充滿了興趣。
但有兩個細節(jié)奠定了她對于這個國家的看法:
一個細節(jié)發(fā)生在機場,安檢人員將其當做恐怖分子般盤查,而這是以色列的常態(tài)。

另一個細節(jié)發(fā)生在機艙內,一次再常規(guī)不過的飛行安全著陸,機艙內竟響起了掌聲。

在她眼里,以色列雖然在科技、國防、軍事、工業(yè)等各個領域都是世界強國,但這是一個普通國民都沒有辦法得到安全感的國家。
“這樣的不安全感,一旦滲透進每一個國民他自己的生活中,一旦蔓延進每一個國民他自己的心里,會讓人失去一份心安理得。這份心安理得意味著你不需要向外界去解釋你國家存在的正當性,你不需要時刻去提防國土安全,你更不需要擔心國破家亡而流落他鄉(xiāng)。”
“這份安全感是一個國家給國民最根本的安全感。”
而這種國家層面的安全感,是拋開個人因素不談,只因享有國民身份,就可以免受漂泊,免于恐懼。

演講中,許吉如還提到了她的敘利亞同學,除了同是留學生,兩個人都還有一個身份,而一個是敘利亞難民,一個是中國國民。而兩者最大的區(qū)別在于,是否有自由選擇的權利。

而安全感所帶來的自由選擇的權利,是一個國家賦予年輕人最好的禮物。這意味著你就算做一個普普通通的中國人都會被善待,因為你的背后是一個穩(wěn)定的國家,而世界對你的國家充滿敬畏。

許吉如在演講中還舉例,她經常在課堂上被老師安排向大家解釋中國的十三五規(guī)劃,一帶一路,解釋剛剛出臺的二胎政策或者是南海沖突,語言有瑕疵,觀點可能也很平凡的她能在課堂上永遠有一絲話語權,“那是因為他們覺得中國很重要,所以中國學生的話一定要聽”。


梁啟超曾說“少年強則中國強”,在許吉如看來,一百年后的今天,道理反過來也一樣,中國強則少年強,中國強則中國少年強。
而這所有的安全感,都是來自背后默默付出,默默承擔風險的邊疆官兵,維和部隊,外交官,公共服務的各行各業(yè)……在為所有人更強的安全感在不懈努力。“但即便不懈努力如他們,我們國家還是有很多不完美的地方,在這個意義上,今日中國固然強,但今日之中國少年唯有更強,我們才能驕傲的回應,中國強則中國少年更強,中國強就是因為少年強。”

看完這段演講,網友們紛紛點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