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歸懷念的東西五花八門,這份懷念來自歸國前后的反差。而多數(shù)人念念不忘的,其實是那個時候的自己和難以復(fù)制的時光。
歸國之后,人們懷念的東西各不相同,烙下了獨自在國外打拼的痕跡。海歸們在懷念中寄托的,除了對時光的留戀,也是在向當時努力奮斗的自己致敬。
懷念“油畫一般”的城市生活
微博網(wǎng)友“IMY木云”畢業(yè)于意大利的米蘭理工大學,他寫道:“如果說回國之后什么事情最懷念……那應(yīng)該就是在任何天氣晴好的休息日,睡了一個大懶覺起來后都能忽然說,‘去哪里轉(zhuǎn)轉(zhuǎn)吧’,于是沖到火車站,花上幾塊錢買一張沒有時間沒有座位的車票,跳上開往一個沒有被工業(yè)和尾氣污染、沒有被千篇一律的大樓吞沒的古城的列車。不需要攻略,只需要讓自己迷路在城里。”
從巴黎政治學院畢業(yè)回國的小吳,是個“不矯情”的姑娘,而她的巴黎回憶,卻自有一番文藝情調(diào)。“除了冬天最冷的時候,我每周都會有兩三天下午下課之后走回家。從市中心的學校,幾乎橫穿小半個巴黎,走一個小時回家。一路路過的風景就是各種巴黎市民的生活剪影了。”
小吳說,之所以懷念這樣的感覺,是因為“回到北京后完全不可能了。一是空氣太差,二是感覺北京的大馬路和路上行色匆匆的人,都沒有那種像油畫一樣定格生活小場景的感覺”。
念念不忘是美食
遍布世界各地的“吃貨”,是一股不能低估的力量。他們對海外生活的回憶,往往與美食有關(guān)。
比如,有日本留學歸來的人,懷念東京某家餐館的秋刀魚意面;有美國歸來的人表示,“萬分想念凍酸奶”;從巴黎回國的學子看到巴黎同好曬某個牌子的黑醋就忍不住流口水,自稱“最懷念的果然是醋拌沙拉”;甚至有位留美的同學,還沒有回國就開始打聽國內(nèi)哪里能買到硬面包圈(bagel),因為預(yù)計自己會“無限想念”。
從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畢業(yè)回國不久就到英國讀博士的小陳,將對“牛津村”寂寞生活的全部怨念集中到對紐約中國超市的懷念中去。“光紐約就有3個大型中國超市,曼哈頓島上那個我常去,韭菜、豬蹄、包子、鱸魚什么的都能買得到。”
“其實,中國超市只是一個代表,紐約好吃的東西實在太多了。和英國比,又便宜又正宗又好吃。不管是日料、中餐、越南菜、墨西哥菜,一應(yīng)俱全……”說著,小陳已經(jīng)開始咽口水了。
想念“白菜價”的博物館
“如果說文藝的話,肯定是博物館了。”主修藝術(shù)史的小陳說,當時老師三天兩頭帶著他們?nèi)ジ绱蟮拿佬g(shù)館看畫,在她心中哥大的美術(shù)館是無與倫比的,“秒殺牛津美術(shù)館不在話下”。“紐約的生活不要太活躍啊,”小陳語帶留念地說,“牛津就是個村兒!”
即使被小陳等閑視之,英國的博物館和美術(shù)館仍然是很多人心中最美好的記憶。在英國留學時,謝雨住在諾里奇,坐火車到倫敦也要1個小時40分鐘。而她每次舟車勞頓去一次倫敦,一定要做的就是逛博物館。
謝雨并不是“博物館狂熱粉”,與朋友出去旅行時,相比在博物館中游逛,她寧肯坐在門口的椅子上乘涼休息。然而,英國博物館的驚世藏品打破了她的“博物館魔咒”。比如在英國國家美術(shù)館,“第一次看到了梵高的《向日葵》、莫奈的《睡蓮》,這些都是以前在教科書里才能看到的東西”。
英國的博物館五花八門,總能找到適合你的那一座。位于貝克街221B的福爾摩斯紀念館、有各種動物的自然科學博物館,還有“凹造型的好地方”——泰特美術(shù)館。而約克的火車博物館,讓她聯(lián)想到《生活大爆炸》中同樣熱愛火車的“謝耳朵”。謝雨說:“在英國,一座博物館就能代表一個城市,因為它吸收了城市的精華。”
“和英國物價比起來,博物館的門票實在是很便宜,就是在傳達‘歡迎來參觀的信息’。”謝雨說。
留戀“免費享用的天地日月水和氣”
而“天騁Tiancheng”表示:“我想,回國之后最懷念的,應(yīng)該是英國杜倫夜晚的星空,真的很美。”“其實,這不是什么只能與經(jīng)濟實力相匹配的高檔享受,不過是未經(jīng)人工雕琢的自然面貌。”
從英國回國的初繁懷念公園里不怕人的松鼠、時不時夜襲垃圾桶的野生狐貍,以及隨時在倫敦的廣場喂鴿子的體驗。但歸根結(jié)底,“留戀的還是人與自然隔閡不深的生態(tài)環(huán)境”。
不過,留學美國的“KennyQCao”透露,他的新西蘭同學也在抱怨美國的天氣,說到了美國之后最懷念新西蘭兩樣東西,一個是新鮮的空氣,一個是牛羊肉。
回國后“文藝不起”
有網(wǎng)友說,最懷念法國的電影卡,回國之后,不團購就看不起電影了。豐富又相對廉價的文藝生活,的確讓很多留學生回國后不斷夢回倫敦、紐約、巴黎、羅馬……
初繁在英國讀書時,就住在倫敦西區(qū)。學校的宿舍距離皇家芭蕾舞學院咫尺之遙。歌劇、芭蕾舞、音樂劇和話劇成為她生活中令人興奮的點綴。她在倫敦看的第一部戲是《悲慘世界》,票價只有24.5鎊,因為那個座位在第一排的正中央,“可能會被樂隊指揮的頭遮擋視線”,劇場很講理地給打了折。
初繁說,雖然指揮呈現(xiàn)“地中海”趨勢的后腦勺有點反光,但是絲毫不妨礙觀看。坐在第一排近距離欣賞表演的感覺實在太棒了,讓她接連為多部音樂劇貢獻了票房。
回國后,初繁發(fā)現(xiàn)北京人民的文藝熱情今非昔比,想買到熱門戲劇的票,比買春運火車票還難,更別想得到票價的優(yōu)惠和折扣了?;貒?,初繁“文藝不起了”,因此更加懷念英國的劇院和票價。
在懷念中寄托
從美國留學回來的小朱,她最懷念的是“白菜價的化妝品”。“當時在外面的時候沒覺得有什么,但是回國后想買雅詩蘭黛都要找代購的時候,就會懷念美國的物價。”
無獨有偶,初繁說起在國內(nèi)價格虛高的英國品牌也會義憤填膺,“英國的衣服鞋帽比國內(nèi)便宜太多”,讓她恨不得“拎一只皮箱到牛津街買夠本”。
當然,也有網(wǎng)民說“回國之后懷念的不是新鮮的空氣,而是谷歌”。有人懷念英國地鐵和馬路上的帥哥,“回國之后走在路上都目不斜視”。
還有人說回國之后最懷念的是法蘭西的人文主義關(guān)懷,比如馬路上會有不認識的人笑著對你打招呼,罷工和休假是公民的基本權(quán)利等。
我們還懷念第一次離開家,第一次出遠門,每星期要交論文,學業(yè)之余還要照顧自己。洗衣服、洗床單、做飯、打掃衛(wèi)生、剪頭發(fā),這些都要自己做。
其實,每個人懷念的,都是那個時候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