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大本即將停響4年”的消息一經(jīng)宣布,就開始刷屏。盡管英國民眾也好,英國官員也好,都投來了不少質(zhì)疑和反對,“二戰(zhàn)歷經(jīng)倫敦大轟炸都沒有停運那么久,這次一修理就要4年?”
然而,反對歸反對,這次的修繕計劃還是如期而至。英國當(dāng)?shù)貢r間21日中午12點,大本鐘敲響了它停運前最后一次報時。這個儀式,也吸引了英國民眾和世界各地的人關(guān)注。英國多家媒體也對這個儀式進行了直播。
但更多人選擇親眼見證。當(dāng)天中午不到12點的時候,大本鐘周圍就聚集了熙熙攘攘的人群,男女老少,不同膚色,來自世界各地。來此,就為了在停運之前,聽大本鐘最后一聲響。
人群中有白發(fā)鶴冠的老人,亦有天真懵懂的孩童。
還有自帶歐盟旗幟前來湊熱鬧的。
大家紛紛舉起手機等數(shù)碼設(shè)備,想要記錄這個具有意義的時刻。
不少游客甚至自拍留念。
還有一家三口穿著禮服前來紀(jì)念的。
然而,英國人卻為此事神傷不已。有人為此熱淚盈眶。
這位前來致敬的工黨議員,流下熱淚,他表示大本鐘的“沉默”讓他感到非常難過。
這在我們看來也許有些不能理解,但大本鐘之于英國人真的非常特別。
(這張拍著by我們這里留學(xué)出去的同學(xué)哦~)
大本鐘,即威斯敏斯特宮鐘塔,英國國會會議廳附屬的鐘樓的大報時鐘的昵稱。位于威斯敏斯特橋的南面橋頭,與英國議會大廈相連。修建于1859年,原名是Elizabeth Tower。2012年為了慶?,F(xiàn)任女王登基60年,大本更名為 Queen’s Diamond Jubilee。
就如同天安門之于中國北京,埃菲爾鐵塔之于法國巴黎,大本鐘儼然是英國文化的象征。幾乎每個到英國旅游的人,這都是不可錯過的地標(biāo)。
建造之初,英國皇家天文館要求大鐘每個鐘點的第一響必須準(zhǔn)確無誤,誤差不得超出一秒鐘。這樣的要求,對于一個笨重的巨大的機械敲種無疑是苛刻的。何況大本鐘的指針還需要暴露在外,接受風(fēng)吹雨打的洗禮。但最終,大本鐘還是根據(jù)需求建造完成。幾百年來如同一個準(zhǔn)時相約的信使,守護著英國人民。
鐘樓高95米,鐘直徑9英尺,鐘重14 噸,時針和分針長度分別為2.75米和4.27米,鐘擺重305公斤,每15分鐘響一次。巨大而華麗,四個鐘面的面積有兩平方米左右,每個鐘面各由312塊乳白色玻璃鑲嵌而成。是世界上第二大的同時朝向四個方向的時鐘。
大本鐘為何在英國人心中有如此高的地位?它的存在,曾激發(fā)起英國人崇高赤誠的愛國熱情和一往無前的英勇氣概。一戰(zhàn)期間,大本鐘曾經(jīng)停敲了兩年。二戰(zhàn)時期,倫敦遭受了1224次空襲,大本鐘的鐘聲卻在那時給了英國人安定人心的力量。同時為了避免給德國人的飛艇恐襲指路,原本晚上會有的大本鐘燈光也關(guān)了。然而,大本鐘還是在劫難逃,1941年5月,被德國炸彈毀掉了時鐘指針。
當(dāng)然,大本鐘在此次修繕前,也曾有過不少稀奇古怪的理由停擺,比如粗心的工人在修繕時掉了一把錘子在大本鐘里;一群飛來的鴿子在指針上棲息,趕不走造成誤差;當(dāng)然還有因為天氣,畢竟是歷史悠久的古鐘,經(jīng)不起折騰,1962年元旦,一場大雪就讓它的零點鐘聲比正常時間晚了10分鐘;2005年5月,炎熱的炙烤,又把大本鐘熱壞了。歷史上,還有兩次大本鐘的停擺,分別是為了悼念丘吉爾和撒切爾夫人的逝世。
在以倫敦為背景的電影中,無一例外會出現(xiàn)大本鐘的身影。如《第三十九級臺階》,《007》、《水嘯英倫》,等。每當(dāng)議會召開會議的時候,大鐘上方的燈就會點亮。一到夜晚,大鐘在燈光的照耀下,靜靜地浮在夜空中,從對岸觀望更覺壯觀。
而每年12月31日,英國人迎新年的時候,在大本鐘的新年焰火表演永遠(yuǎn)是倫敦跨年活動的最大亮點。成千上萬的人,相聚在泰晤士河邊。午夜來臨時,煙花和燈光交相輝映,流光溢彩。
這次大本種一休息就休息4年,讓人難免略帶感傷。暫時的告別,也是為了整裝待發(fā),更好地回歸。希望大本鐘精神煥發(fā)地come back,繼續(xù)守護英國人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一個又一個世紀(j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