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留學生申請美研常進入這10個誤區(qū),小心避讓!

閱讀:14966 來源:轉載
分享: 
在美國留學申請的道路上,許多同學由于獲得的信息有限,缺乏專業(yè)的指導,往往會出現(xiàn)走彎路或者走入“歧途”的困境。

比如選校只看排名,申請只注重分數提升等等,現(xiàn)在訊哥就為大家總結一下同學們申請過程中常見的誤區(qū),大家小心避讓哈。

誤區(qū)一:排名前后代表學校的優(yōu)秀程度

在很多家長和學生的腦海里有一個概念:名校里云集著世界頂級人才,如果能夠到這樣的環(huán)境中學習、成長,必然會帶來超值的回報。因此,絕大部分準留學生在選擇學校時,都會參考每年各國公布的院校排名,有些同學甚至是完全根據排名來擇校的。但在國外,名校排名并沒有統(tǒng)一標準。美國大學排名榜多是一些非官方組織所為,至少存在5種完全不同的排名結果,其排名的標準都不相統(tǒng)一,結果自然也不一致。

所以,排名可以作為選校參考,但排名不應成為選校的絕對標準,選校必須有一個自己的判定標準,適合自己的才是最重要的。

                 

誤區(qū)二:有名氣的學校的專業(yè)肯定也強

有很多考生只顧及選上自己理想中的院校,卻忽略了專業(yè)的選擇。“寧做雞頭,不做鳳尾”,名校雖好,往往綜合實力很強,整體教育水平較高,但并不是所有專業(yè)都是強項。而對于留學生來說,選好一個專業(yè)會直接影響到一生的發(fā)展和前途,遠遠比一個名校帶來的名氣重要得多。許多排名一般,名氣一般的中等院校,卻蘊含著世界頂尖的專業(yè)及業(yè)界名師,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學到的東西自然高人一籌。

許多本科生認為自己的本科背景不太好,希望通過申請名校來為自己鍍金,有這種想法無可厚非,但申請時一定要綜合考慮綜排和專排,許多名校的冷門專業(yè)也面臨著就業(yè)困難的問題。

                                 

誤區(qū)三:拿到offer,就一定能夠順利出國留學

每年拿到國外入學通知書的學生很多,但是卻非百分百成功留學,其中原因很多,最主要的還是存在很多當時不在意的誤區(qū),以至于釀成大錯。

拿到Offer卻被領事館拒簽的人數平均約占5%。國外大學Offer僅僅是大學給予了錄取,而出國留學當然是需要獲得學生簽證的,而簽證官除了錄取通知外,還要看許多別的因素,比如擔保金是否充足、簽證材料的真實性、申請人到底想去國外干什么等等。

另外,收到Offer后一定要特別注意一下關鍵信息,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看一下你的名字的拼音對不對。千萬不要以為這是不可能出錯的,特別是前后鼻音上,經常會發(fā)生錯誤。如果offer上面的名字和你的護照上面的名字不同,那么這個offer就不是你的了。當然,這其中還包括你的性別、生日等細節(jié)都是要注意的,萬一發(fā)生錯誤,你就要馬上和學校聯(lián)系,然后讓學校出一封新的offer。

                                     

誤區(qū)四:考出了GT成績再開始準備申請

不少學生家長認為只要支付費用給留學服務機構,就能進入名校。其實,準備就讀美國名校的學生,至少需要提前一年時間準備。

對于大學生而言,大二開始是準備的黃金時間。不少學生說,等我分數出來再說吧。其實,這是在浪費時間。首先,學生并沒有意識到時間的重要性,很多學生根本不知道美國大學需要提前一年申請;第二,美國學校看重學生的綜合能力,申請之前學生需要有良好的實踐能力,包括實習,科研項目,比賽等。這些都要提前規(guī)劃,用寒暑假集中的時間來提升自己的背景。等到大四開始申請了才發(fā)現(xiàn)自己已經來不及準備任何事了。

                       

誤區(qū)五: 分數是最重要的

“老師,我GRE考了310分,還要再刷一次嗎?”常有學生這樣問我。其實,美國招生不像中國高考,不會因為差一兩分就把你淘汰。而且,即使你考試分數很高,但在其他方面沒有特長,也未必能獲得美國大學的青睞。

對于社會的貢獻值,是美國大學錄取學生的一個重要指標。比如你的物理考分很高,那么,有沒有在研究領域發(fā)表過論文呢?有進行過實驗來推進某個理論嗎?又或者你的托??挤趾芨撸茉诮浑H中運用自如嗎?有沒有輔導過英語較吃力的人呢?如果你的高分無法體現(xiàn)在對社會的回饋上,那就等同于零價值。所以,各位學子們可以好好思考一下,你能為這個社會帶來什么,將來可以創(chuàng)造什么,然后結合分數申請適合自己的大學。

                               

誤區(qū)六:寫推薦信必須得找資深的專家,否則沒有力度

這種思路是和學校要求學生提交推薦信的宗旨違背的。推薦信的寫作者需要是和申請人熟悉的人,例如老師,上級或者雇主等。

如果資深的學者和專家確實帶申請人做過項目,那么請他們寫無可厚非,但是如果這些人本質上和申請人沒有什么關系的話,那么這種推薦某種程度是沒有很大效果的,因為其中內容必定空洞,并不會有詳細的情節(jié)可以從事例反映能力,因此并不建議刻意找牛人寫推薦信。

推薦人一定要和申請人產生學習和工作的關系,推薦信中能用具體細節(jié)的事例描述申請人的經歷,素質和能力,最好能引起錄取委員會的共鳴,這樣才是合適的推薦信。

                           

誤區(qū)七:個人陳述需要面面俱到,展現(xiàn)各方面的能力

個人陳述是申請中的重要部分,很多申請人認為個人陳述寫得長,面面俱到,這樣錄取委員會會覺得自己很認真嚴肅。這種思維是不對的。不同學校對個人陳述的長短都各有限制,例如規(guī)定500字,或者兩頁紙,一定要按照學校的要求來寫個人陳述,字數不要超出學校的要求。這是一個重要的原則。個人陳述要把握字數要求,內容主要突出和申請項目相關的自己過去的經歷和經驗,展現(xiàn)自己專業(yè)領域的創(chuàng)新能力,學術能力,科研能力等等。這樣才能使自己的文章脫穎而出,獲得青睞。

                               

誤區(qū)八:忽略學校具體的要求和指南

不知道是語言能力的問題還是個人不細心的問題,很多同學開始申請的時候,總是把自己的出生年月寫成2016年10月,小編也是醉了,還有問及是否有VISA卡時,總是隨便一勾,甚至還有地方需要書寫visa卡號碼時,想當然的就寫成Visa信用卡的卡號。這里的visa可是對于有簽證的學生的簽證號哦。

                   

誤區(qū)九:熱門專業(yè)容易就業(yè)

不準確,專業(yè)扎堆,只看眼前發(fā)展。商科是大多學生的首選,而且多數是出于對于“錢”途的考慮或留在美國的想法。但是對于未來職業(yè)規(guī)劃方向模糊的學生,建議不要盲目報讀。試想十年內出國讀書人大多都是商科,那么兩年之后這一批中國學生開始漸漸從研究生和本科畢業(yè),那么就業(yè)市場上一下涌現(xiàn)這么多專業(yè)相似,經歷相似的求職者,在求職崗位數量不增加的情況下,會有多少人找不到工作呢?例如,哈佛的MBA畢業(yè)生中,每年都有20%的學生找不到工作。所以,尤其想要轉到商科專業(yè)的學生,更要全面了解該專業(yè)的課程和要求,衡量自己的優(yōu)勢到底在哪里,做到知己知彼。

             

誤區(qū)十:面試可有可無

大部分大型的院校——以及所有的長春藤聯(lián)盟學校,已經取消了校內面試(但是很多學校還是會進行校友面試)。如果某所大學向你提供面試的機會,這并不是“可去可不去”,而是一定要去。

如果不能抓住這個機會,面試院校會獲得這樣一個信息——你不是真的對這個學校感興趣。由于有很多孩子具備與你相同的證書,這些學??隙〞矚g那些進行過面試的孩子。同樣,如果某些學生曾花時間思考為什么某所學校引起他們的興趣并且為什么他們適合這所學校,他們肯定受到學校的喜愛。這意味著:為面試做些功課以及練習。你不能談吐機械,但是也不能讓別人聽起來你好像沒有認真思考過為何要加入這所學校。

                             

 

標簽: 留學經驗分享 美國留學經驗分享 51offer編輯: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