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學術寫作中常見的幾大錯誤,希望Final你們不會犯……

閱讀:23520 來源:轉載
分享: 
出國留學之后,你就會發(fā)現(xiàn)……這些小技巧非常有用!

下周即將進入Swot Vac復習周,各位同學們都準備好了嗎?想要在這個Final之前再蓄力沖刺一番?那就需要看看小蒙今天為大家準備的內容啦~無論是寫作業(yè)趕Due還是期末大考試,都會始終貫穿的一個問題——學術英語寫作。如果能提高自己在這方面的能力,各位童鞋必將離HD更近一步!

好了,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學術英語寫作中小伙伴們可能會犯的常見的幾個錯誤吧~

 

1、清晰的表達

許多學生可能會有的一個誤區(qū)是,認為學術寫作很難,必須使用長句和難詞。但是,我們需要明白的是,學術寫作的主要目的其實是清晰地傳達你的想法,因此,它反而應該是簡單、清晰與準確的表達。同學們可以看一下以下這個例子:

  • 不清晰的表達:

    English language students learning academic English…

  • 清晰的表達:

    Learners of academic English…

(點擊圖片查看大圖▼)

2、語言與語境

在學術寫作中,我們還需要明確的一點是,確保自己能根據(jù)上下文語境使用合適的單詞,特別是在使用直接翻譯或同義詞軟件時,比如自己使用的語言是否符合情境,對于學術英語來說是否足夠正式,是否是書面用語等等。

  • 不太合適的詞匯表達:

    The research was done in secrecy…

  • 合適的詞匯表達:

    The research was conducted confidentially…

(點擊圖片查看大圖▼)

3、觀點間的聯(lián)系

 

關注寫作中各個元素之間的關系。使用詞語或詞組來描述你的一個觀點是如何與另一個觀點銜接的,從而使你的觀點支持你的論點,而不要只是簡單地一一羅列事實和現(xiàn)象。

一些比較常用的連接詞匯及短語包括:

“which leads to”、“since”、“compared to”、“as a result”

  • 弱連接:

    CO2 emissions are undesirable. The ozone layer may be depleted and global warming could be exacerbated.

  • 清晰的連接:

    CO2 emissions are undesirable since depletion of the ozone layer may exacerbate global warming.

(點擊圖片查看大圖▼)

4、動詞時態(tài)

一般而言,學術寫作主要使用現(xiàn)在時、現(xiàn)在完成時或過去時等時態(tài),具體取決于你的學科科目。盡量不要使用其他時態(tài),除非你非常有把握其他時態(tài)對闡述你的活動或想法是必不可少的。

另外,你可能需要在你初稿的基礎上試著改寫你的句子從而實現(xiàn)更清晰、明確的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