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英國議會公共帳目委員會(PAC)發(fā)表報告說,英國非主流高等教育存在著浪費公共資金的問題,而政府對此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
報告說,目前對于這個領域的擴張缺乏足夠的管理,致使大約400萬英鎊流向無資格獲得公共資金資助的歐盟學生。
在英國有大約140個提供高等教育的機構被認為是“非主流教育機構”,其中包括BPP大學(BPP University)和綜合中國醫(yī)學院(CICM),等等。
BPP大學為那些想在未來從事金融和法律工作的年輕人開辟了道路,而綜合中國醫(yī)學院則開設了針灸學士學位課程。
英國政府商業(yè)創(chuàng)新和技能部說,非主流教育機構在擴展教育方面發(fā)揮著重要作用。
在這些非主流高等教育機構中,一些是為了盈利的私營企業(yè),一些屬于慈善機構。
這些教育機構并不能直接獲得政府資助,但是,可以通過學生學費和生活費貸款的方式獲得公共資金。
發(fā)展迅速:
英國議會公共帳目委員會的報告說,非主流教育領域的發(fā)展非常迅速。
從2010年到2014年,在非主流教育機構就讀的申請公共資金資助的學生人數(shù)從7000人增加到了53000人。
在這段時間,政府為這些學生支付的學費貸款以及生活費貸款和補貼的數(shù)額則從5000萬英鎊增加到了6.75億英鎊。
在得到公共資金支持的非主流教育機構學生中,有40%來自歐盟國家。
相比之下,這樣的歐盟國家學生在其他高等教育領域僅占6%。
英國議會公共帳目委員會主席瑪格麗特·霍奇說,政府在發(fā)展非主流教育的同時沒有就公共資金的使用制定足夠的規(guī)章制度,并且多次忽視了有關公共資金可能被浪費的警告。
她說,由于管理不嚴,一些并不符合申請貸款和助學金條件的歐盟學生獲得了公共資金,數(shù)額近400萬英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