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量化,請給我數(shù)字
這可能是亞洲文化的問題。亞洲學生長久以來被洗腦要謙虛,不要太強調(diào)自己的成就。這會「殺死」你的履歷。
舉例來說,我常??吹竭@樣的文字:「在宏碁時,我是一個部門的經(jīng)理,成功的改進部門績效并對公司整體表現(xiàn)有所幫助?!?這段話百分之百是狗屁。 我可以毫無疑問告訴你如果我在你的履歷中看到這樣的句子,我會立刻扔掉。
沒有商學院會接受一個學生這樣形容他們自己。為什么?
這句子太一般、太模糊,沒有任何細節(jié),也無法讓我對申請者有任何畫面。
基本上它只是浪費了大約20個了無新意的詞匯然后什么都沒說,而這代表了你毫無商業(yè)頭腦。你是什么部門的經(jīng)理?管多少人?改善了多少績效?什么樣的績效?
反之,想辦法量化每件事情,因為數(shù)字是全世界每個經(jīng)理人都懂的東西。舉例來說:「在宏碁,我是一個15人防病毒軟件部門的項目經(jīng)理,帶領(lǐng)一個2000萬美金的部門,年度銷售業(yè)績增加了40%,并為公司2010年的營收貢獻了5%?!?這樣是不是清楚多了?
2.使用正面的動詞
再一次,又是亞洲文化差異。
當我?guī)臀遗_灣的朋友撰寫英文履歷時,句子總是很不清楚,而且很謙虛。像「我是某部門的一份子….」或是「我是某成員之一」。這種句子實在不怎么吸引人,也不怎么有力。
我們在商學院學到的黃金守則:永遠使用一個強而有力的動詞來開始你的句子。
不要寫「我是某部門一份子」,要寫「管理一個40人的團隊….帶領(lǐng)一個3000萬美元的項目…管理一個部門達兩年….」這立刻清楚的描繪出你是一個主動而且有管理者潛力的領(lǐng)導(dǎo)者。你當然是一個團隊的一份子,不然這為什么會出現(xiàn)在你的履歷上?你在浪費看你履歷的人的時間,更糟的是,你在浪費履歷上用來推銷你自己有限的字數(shù)。
3.加入一些讓你履歷獨特的個人細節(jié)
當我在哈佛準備申請我的暑期實習時,輔導(dǎo)員最后檢視我的履歷時問我:「你休閑時喜歡做什么?」我告訴她很常見的答案:運動、電影、寫作等等,她聽了直搖頭。她問我有沒有嘗試過任何不一樣的運動或是嗜好。最后,我想起在進入哈佛之前,我練過一年的中國武術(shù),甚至之前還有參加過一對一比武?!赴堰@個放進去?!顾⒖添憫?yīng)。為什么?會中國武術(shù)跟申請高盛和Google工作有什么關(guān)系?「目前你的履歷很好,你有好成績,好的工作經(jīng)驗,但每一個其他申請者也都是如此。你認為每一個申請?zhí)O果、IBM或是摩根大通的人會沒有很好的履歷 嗎?但什么讓你很特別?什么東西可以讓你的履歷從其他五百份應(yīng)征同樣10個職位的履歷中脫穎而出?可能是武術(shù)、舞蹈或是每周日去非營利組織當義工,這些額外的事情讓你更容易被記住,讓你在面試時談話會更有趣。這是每一個履歷都需要的東西?!?/p>
4.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不要留下任何錯誤
送出我們的履歷之前,哈佛生涯輔導(dǎo)中心要求所有的學生印出他們的履歷并給他們的輔導(dǎo)員最后再檢視一次。我交出我的履歷給她,然后非常驚訝的看著她拿出一支鉛筆開始逐一檢查每一行、每個句子、每個段落中間的每一個間距空格,并手動檢查每個字有沒有拼錯。我們代表著哈佛商學院,而我們的履歷不能夠有任何的錯誤。每個字都要排列整齊、標準、拼對?,F(xiàn)在,當我自己開始檢視申請者履歷時,我完全了解為什么這套標準要如此嚴厲。再一次,我甚至無法告訴你,有多少份履歷在我開始閱讀后兩分鐘內(nèi)就發(fā)現(xiàn)了拼字和空格上的錯誤。
我可以容忍一個錯誤,但是兩個?我會立刻扔掉,不管他們有多特別。
為什么如此嚴格?
再一次,從一個老板的角度思考。如果你說你有多好的背景,或是在之前管理15人團隊時或在你大學帶的活動中學到多少經(jīng)驗,有一天你會是這間公司里多棒的一個員工和管理者等,而你說了這么多,但是你甚至無法細心檢查你僅僅一頁的個人履歷,這只代表兩件事:
1.你對這份工作不夠認真,很明顯這不是你的首選,那為什么我應(yīng)該要雇用你?
2.你還不夠成熟或是有能力管理你自己的履歷,更遑論談及未來當一個團隊的員工。一樣,那為什么我應(yīng)該要雇用你?
記?。毫沐e誤。
如果你真的想過背后的邏輯,你應(yīng)該也會如此要求,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