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天生比你幸運,含著金鑰匙出生,凡事不費吹灰之力,例子可參考那位“國民老公”。
有的人天生比你好看,在顏值橫行的現(xiàn)世風氣下,多數事情也能求仁得仁水到渠成,例子可以從一些才華并不出眾的歌星明星中找。
還有些人雖沒顏值也沒靠山,卻天生有出眾的魅力(charismatic),有比其他人更會鼓動(或蠱惑)聽眾或觀眾的能力,從而也能在顏值和靠山林中殺出一條“血路”,典型的例子如美國前總統(tǒng)比爾·克林頓和名主持人奧普拉(Oprah Winfrey)等。
如果你沒靠山、沒顏值也沒獨特的魅力,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中是不是就很難立足了呢?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根據美國哈佛大學著名心理學家艾米·卡蒂(Amy Cuddy)在其最新出版的書《Presence》中的介紹,一個人的性格中還有一種與個人魅力同樣重要的特質,這種特質直譯的話可叫“存在能力”(presence,也即前面提到的新書名字),義譯的話可稱為“表現(xiàn)力”,指的是一個人在有難度的談話(如和老板)或做公開演講(presentation)等這樣富有挑戰(zhàn)性質的場合,能調整自己去適應所處的環(huán)境、并展現(xiàn)出自己全部潛力的一種能力。
盡管個人魅力和表現(xiàn)力的結果是相同的,都是在別人眼里留下正面積極的印象,但二者之間卻是有著本質不同的。個人魅力幾乎都全部來自天賦,是一種征服他人的能力;而表現(xiàn)力則相反,它可以通過后天的努力來培養(yǎng),而且更多在于能否有效去定位自己相對他人的關系,從而能在特定的環(huán)境中更好地表達自己的一種能力,因此“表現(xiàn)力”較少地反映別人怎么看你,而更多地體現(xiàn)了你自己怎么看待自己。哈佛的這位專家認為,“我們要影響別人,首先要能夠說服自己,只有在內心和自己達成和解的人,才能夠最終贏得別人的贊同。”(獨舞譯)
在這本書中,哈佛專家還詳細地介紹了一些改善“表現(xiàn)力“的努力途徑,以下我總結了其中重要的兩點。
一是學會使用有效的肢體語言(power posing),這種有效的肢體語言應該是伸展、歡迎和開放的,例如分開雙腳、挺胸抬頭等,練習并掌握一些名要的肢體語言便是一個很好的訓練途徑。與傳統(tǒng)的自信練習所不同的是,傳統(tǒng)方法如高喊“我很了不起”、“我很能干”等自我暗示來達到改善行為的做法,是一種由大腦(mind)到身體(body)的過程,首先要調整的是心態(tài),難度比較大一點。相反,改變肢體語言的做法是由身體到大腦的過程,首先來自身體的直接行動,相對更容易實現(xiàn)一些。該專家認為,我們的心態(tài)常受行為左右,當使用名要的肢體語言時更容易激發(fā)個人的自信,反映在別人的眼中會顯得更開放和有信心,無意識間便會積極地影響別人看你或和你交往的方式,這種良性回饋又會反過來進一步加強你的自信程度。
另一種改善“表現(xiàn)力”的方法是通過自我肯定(self-affirmation),其中包括寫下來自己的核心價值,如家庭、宗教、能吃苦、創(chuàng)造力、事業(yè)成功等,然后再寫出這些成為你核心價值的理由,這會幫助你牢記自己作為一個個體所能貢獻的獨特之處,包括你的個人強項和天賦等,從而不必再去苛求別人的肯定,即使在別人否定的眼光中也能從容表現(xiàn)自己,進而提高在挑戰(zhàn)環(huán)境中(如面試、公開演講、相親)的自信能力。
讀到此,你或許會問,這種對“表現(xiàn)力”呼吁不是和中國傳統(tǒng)觀念所講究的“謙虛謹慎” 相悖嗎?不過我想說的是,還是去看看中國留學生在美國課堂上普遍存在的缺乏“表現(xiàn)力”這一問題的嚴重程度和后果吧,在世界越來越提倡交流并走向大同的今天,很多觀念的改變已勢在必行,小到個人大至國家,能拼“表現(xiàn)力”才是根本。而對那些既沒靠山也沒顏值拼的同學,更不必沮喪,趕緊去培養(yǎng)自己的presence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