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多人去美國讀金融碩士,他們就業(yè)前景到底如何

閱讀:34314 來源:知乎 作者:虹姐
分享: 
招聘會宣講會的時候你可以在家里玩游戲看韓劇開火鍋趴??墒乾F(xiàn)在國內(nèi)競爭壓力也很大,咱父母那代給咱灌輸?shù)摹畷x好,學歷拿到,其他一切不用你操心’的理念真的是過時了。中國社會的確是個更看重學歷的社會,但如果出國兩年你只有一紙學歷,你爸又不是李剛,結(jié)局也會很凄慘。

注:本文觀點來源:知乎,作者:虹姐

知乎原鏈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1287891

為什么來美國讀金融碩士,畢業(yè)后在美國找工作這么難?!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咱們先看一個數(shù)據(jù)。好多同學在申請美國金融碩士項目擇校的時候,都會發(fā)現(xiàn)那些如雷貫耳的頂級商學院居然都沒有金融碩士項目!這怎么可能呢?美國人都不讀碩士嗎?是不是中介忽悠我呢?讀書少你可不要騙我??墒鞘聦嵣洗_實是這樣。下面這張表是 2015年 Financial Times 公布的美國排名前20的商學院,以及他們中哪些有金融碩士項目。

真的只有一家有耶....美國人都瘋了嗎?沒碩士學位能找到工作嗎?我當年申請的時候也覺得很納悶,在美國經(jīng)歷了金融碩士和 MBA 教育之后,才逐漸明白為什么是這么一回事。這實際上體現(xiàn)了中國和美國教育系統(tǒng)對于商科碩士學歷理解上的巨大差異。

差異在哪?

在中國,最典型的發(fā)展路線就是本科畢業(yè)讀碩士再就業(yè)。多一個學歷總比少一個強,書最好一口氣讀完,趁當學生把能學的都學了,攢夠了知識這輩子就不愁了。用人單位有碩士生就不招本科生,銀行柜員都從大專生變成是一水兒的外國名校畢業(yè)研究生了。誰敢不讀個碩士再出來混?!

但是在美國求職與在國內(nèi)很不相同。

在美國,碩士學歷并不是100%比本科學歷好。在美國,最典型的發(fā)展路線是:本科畢業(yè),工作2-5年,讀一個MBA,之后轉(zhuǎn)行或者升遷。所以美國基本所有商學院都有 MBA 項目。但是有非 MBA 金融碩士項目的卻很少,因為很少有美國人本科畢業(yè)直接接著讀個碩士,所以非 MBA 碩士項目并不是主流。

基于這種中美差異,來美國讀金融的碩士的中國學生在一個很尷尬的位置。他們一般沒有工作經(jīng)驗,所以不能和 MBA 去競爭 MBA 級別的職位,因為那種職位通常需要你有一定的工作經(jīng)驗,甚至有管理經(jīng)驗。他們又比本科多讀了個學位,所以基本薪水相應會高些,很多公司需要招收只需要本科職位的時候,都只招本科生,因為不愿意掏研究生級別的薪水。除非你是 Quantitative background 很強,比如做數(shù)理統(tǒng)計,建模,Quant developer at trading company 之類的本科學歷確實不夠用,確實需要研究生學歷的,否則對口的金融職位真的不多。

中美找工作的另一個不同是途徑不同。

美國找工作要靠 Networking,也就是人脈。中國也需要人脈,但中國的人脈多是父母這個級別的人脈,而美國找工作的人脈是靠自己的人脈。也就是說,即使你有個金融碩士,你也不要指望投簡歷就一定有人面試有人給你 Offer,因為競爭很激烈。要想拿到面試,你必須去額外做功課,和你想進的公司的人認識,聊天了解情況,請求推薦。

中國人對于成績的看重大大高于美國人

中國學生大多覺得一個好的成績勝過一切,父母也都跟孩子說你只要學習,其他都不用操心。而在美國求職,公司看重的是一個人的綜合素質(zhì),他們希望看到一個有豐富校園經(jīng)歷,實習經(jīng)歷,有想法有行動的全面的 Candidate。很多中國學生來了一兩年簡歷上只有一個完美的學分績,所以經(jīng)歷還都是中國的,人家看不出這兩年他在美國除了讀書還干了什么,這在美國求職市場是沒有任何競爭力的。所以如果決定來美國讀書并堅定要留下工作,就要做好打一場硬仗的準備。

建議

看到這估計你心里已經(jīng)涼了一半了。那還讀不讀了到底?給指條活路好嗎?不是說金融碩士讀不得,而是覺得要根據(jù)自己的情況,以及這個現(xiàn)狀作出一些判斷,不要人云亦云的隨大流。那到底什么樣的人適合來美國讀金融碩士?以下是一些意見,僅供大家參考:

有一定工作經(jīng)驗的

哪怕你的工作經(jīng)驗是在中國的,甚至哪怕你的經(jīng)驗不是金融直接相關的,如果你能積攢1-2年的工作經(jīng)驗再申請出國,在美國求職過程中都有特別明顯的優(yōu)勢。這不僅在于你的簡歷更豐富,你的人格也更成熟一些,你也更明確知道自己需要什么的知識。從未出過校園的學生,除非有特別豐富特別高質(zhì)量的實習經(jīng)歷,否則很難達到這個水平。

想做對數(shù)理要求比較高的金融分析

美國很多學校有更偏數(shù)理的金融專業(yè),比如 MS Computational Finance,或者 MS Financial Engineering。很多 Top school 都有這些項目(比如芝加哥大學沒有MSF,但是有MSFE),但他們大多不在商學院,可能在數(shù)學學院,或者統(tǒng)計學院。如果你覺得自己對于編程,或者數(shù)學要求更高的金融課程不抵觸,有興趣,那你可以選擇這類項目。

這類項目在就業(yè)方面比普通金融項目有一定優(yōu)勢。因為技術要求更高一些,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做的。而且這類項目還有一個好處就是他們屬于 STEM,有2年多的 OPT 可以用來找工作或者實習(非STEM的專業(yè)只有12個月),所以畢業(yè)有更多時間來做實習, H1B 抽簽也有更多次機會,第一年抽不中后幾年還可以再拼拼人品。

那我已經(jīng)在讀了,怎么辦?

已經(jīng)在讀金融碩士的童鞋也不要沮喪,任何事都不是絕對的。認識到挑戰(zhàn)在哪里就知道如何去彌補。對于大多數(shù)的童鞋來說,你的劣勢在于對行業(yè)不了解,沒有工作經(jīng)驗,那就盡量多和業(yè)界人 Networking,多找機會做實習來彌補這方面的不足,這也就是為什么我一直在強調(diào) Networking 和找實習的重要性。事實上有很多讀金融碩士的童鞋還是通過努力找到工作留下來的。

立志畢業(yè)就回國就業(yè)的

不要覺得這篇文章跟你就沒有關系了。我知道你一開始就打定主意不在美國找工作了,所以別人奔波于招聘會宣講會的時候你可以在家里玩游戲看韓劇開火鍋趴。可是現(xiàn)在國內(nèi)競爭壓力也很大,咱父母那代給咱灌輸?shù)?lsquo;書讀好,學歷拿到,其他一切不用你操心’的理念真的是過時了。中國社會的確是個更看重學歷的社會,但如果出國兩年你只有一紙學歷,你爸又不是李剛,結(jié)局也會很凄慘。

如果你不利用自己出國的機會,鍛煉自己的能力,學會獨立為自己做決定,嘗試自己在國內(nèi)懶得做不敢做的事情,決定‘畢業(yè)回國再找工作’只是在逃避問題和拖延時間。我覺得真正的成長在于面對挑戰(zhàn)的時候不斷突破自己的極限,這個才是來美國讀書你能獲得的最好的收獲,而在美國找實習找工作是最好的能逼自己成長的一個經(jīng)歷之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