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澳大學是澳大利亞八大名校之一。收到這所學校建筑系景觀設計專業(yè)的錄取通知書時,我興高采烈地憧憬著未來的留學生活。可當我真正進入西澳大學讀書之后,一切憧憬仿佛變成了氫氣球,在天空中越飄越遠。
絕望地徘徊在教室門口
環(huán)境設計是留學生活開始后我上的第一門課。這門課是在工作室里上的,著實把我折磨得夠戧。
開學第一天,我在教室門口徘徊了很久都不敢進去。原因很簡單:一些穿著正裝的男男女女安靜地坐在教室里,和我所熟悉的課堂完全不一樣??墒牵傇陂T口徘徊也不是辦法,我硬著頭皮問了一句這里是不是我要找的教室,回答是肯定的。
經過自我介紹的環(huán)節(jié),我驚恐地發(fā)現(xiàn),我的同學分為6部分:邊工作邊讀書的,有妻兒老小;辭職后讀書的;高中畢業(yè)后休息一年,繼續(xù)讀大學的;讀了相關的預科后接著學這個專業(yè)的;剛剛走出高中校園的;最小的一部分是兩名國際生,一個是我,另一個是新加坡大男孩兒。身材瘦小的我應該是這個班里最小的學生,就連那個新加坡大男孩兒也比我大4歲。這些男男女女對我說:“你這么小,上什么大學啊?”我環(huán)顧著教室里的他們,絕望地思索:要不要先休學、等24歲之后再來上學?
有東方特色的演講贏得掌聲
老師留給我們的第一個作業(yè)是,畫每天做作業(yè)用的桌子的三面視圖。這個作業(yè)讓50年前學過制圖的父親大感意外,他說在國內,沒有系統(tǒng)學習過3個月制圖的人,是不可能畫出這種圖紙的。死馬當活馬醫(yī),父親急忙給我惡補制圖知識。隨后,我在文具店里搶購了急用的制圖用品,測量尺寸,先在紙上按1比10的比例畫出桌子,再用繪圖筆把它描在硫酸紙上,總算過關。看老師的表情,仿佛我天生就該畫成這樣似的,他可什么都沒教我啊!
接下來,我們要從教授提供的抽象圖片中選取兩張,用Photoshop軟件將它們合成,做出一張像城市一樣的圖。這個作業(yè)讓我這個沒有任何專業(yè)知識的門外漢一籌莫展。我連夜摸索,做出了一張自認為可以過關的圖。然而,在課堂上,看著一大半同學驕傲地描述了自己的作品,我絕望了。我不知道該如何解釋我那張幼稚的圖。
這是我此生中第一次這么狼狽地走下講臺。
此后,我迎來了又一個作業(yè):把飛機模型改裝成一個作品。我想到了橋,于是,我努力制作了一個看起來很現(xiàn)代的橋,滿心歡喜地拿給教授看。教授把它豎著拎了起來,提議建造一個連接地球和宇宙的橋。
那天夜里,我告訴自己必須“翻身”。我決定拆掉已經做好的那個模型,然后做一個“鵲橋”,用西方人不知道、我卻了如指掌的神秘的中國文化去震懾他們。我和父母、好友探討了這個想法,大家一致贊成。終于,在凌晨3點,我完成了展示要用的幻燈片。短暫休息后,我把牛郎和織女的故事翻譯成英語。經過對每個展示環(huán)節(jié)的確認,我默默期盼,這些努力可以為我?guī)硪唤z自信。
課堂展示那天,我很緊張,生怕作業(yè)不合教授的心意。我戰(zhàn)戰(zhàn)兢兢地走上講臺。幻燈開始播放,音樂響起,同學們露出了驚訝的表情。
夕陽中的故宮角樓,北京的各種繁花緩慢進入暮色。隨后,春天的楊柳,夏天的睡蓮,秋天的荷葉,冬天的雪松,引領大家進入幽雅的北京古建筑。我開始娓娓道來牛郎和織女凄美的愛情故事,當牛郎和織女相擁在我制作的“鵲橋”上時,掌聲響起。在所有演講者中,我是獲得掌聲的惟一一人。自那以后,教授一見到我,就跟身邊的人介紹我的“鵲橋演講”。
教授說,我們在畢業(yè)之前必須學會做鉗工、木工、電焊工。在我剛剛接觸到的3門課程中,門門存在挑戰(zhàn),教授根本不直接教給學生任何知識,一切都靠學生自己摸索。
校園里的爺爺奶奶爸爸媽媽
澳大利亞的大學秉承了“活到老,學到老”的原則。當我第一次在課堂上看到一個70歲左右的老爺爺擺好筆記本和筆、帶好助聽器的時候,我十分驚訝。聽同學說,那位老爺爺的愛好是學習,所以在退休后進入大學,學習更多知識。在大學校園里,你可以看到爺爺奶奶、推著嬰兒車的媽媽、抱著女兒的爸爸。不要以為他們是來接送學生的,他們就是學生。
和我在墨爾本一起上高中的同學們,現(xiàn)在分布在澳大利亞的很多大學里,大家覺得留學生活和想象中的完全不同,作業(yè)甚至比12年級(高三)時還多,只好每天披星戴月,早出晚歸……
也許“嚴進嚴出”是澳大利亞大學培養(yǎng)學生的辦法。當初我準備到澳大利亞留學時父母就說過,由于文化和價值觀的差異,留學也是一場賭博。如今,上了大學的我,似乎開始理解“賭博”的含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