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人公: Molly WU
畢業(yè)學校: Macquarie University
現(xiàn)居地: Adelaide(阿德萊德)
**臨時決定去澳洲**
在離高考還有一個多月的時候,老媽突然和我說‘你大學出國念吧!’當時我只當她在和我開玩笑。直到五一放假的時候老媽帶我去報雅思,我才突然驚覺,這回她好像是認真的了。高考結(jié)束的當天晚上就開始上雅思課。經(jīng)過一個多月的密集培訓,我幸運地一次通過了雅思考試,接下來申請學校,辦理簽證,一切都十分順利。
也許是初生牛犢不怕虎,18歲的我還不知害怕為何物。在機場,滿腦子想的都是終于可以擺脫父母了,滿是期待與興奮。由于時間倉促,到澳洲的當天已是開學第二周的周五,下了飛機放好行李就趕去學校報到選課,勉強趕上了那個學期。聽說下周就要測試,突然心里開始緊張,才發(fā)現(xiàn)現(xiàn)在的自己對未來一無所知。
**堅持樂觀的生活**
陌生的環(huán)境也許是留學生面臨的最大困難,沒有朋友,沒有家人,一切要從頭開始。文化差異,語言不通,我很努力地去學習這個世界的游戲規(guī)則,但很多時候卻不知道該向誰求助。出了國就要從零開始交新朋友,再也沒有所謂的‘同桌’,新學期又全是新面孔。朋友總是交了丟,丟了再交,除非是真的志同道合,才會在分開后繼續(xù)聯(lián)系。
雖然在國內(nèi)從15歲起就住校,自以為自理能力很強。出了國才發(fā)現(xiàn)生活原來可以這么瑣碎。細小到要擔心下一頓吃什么,明天的天氣適不適合洗衣服等等。買菜,洗菜,燒飯,洗衣,整理房間這些細小的事居然可以占據(jù)一天的時間。獨立生活以后才明白了父母的不易,也更珍惜別人的勞動成果。
** 超前完成學業(yè)**
不同于國內(nèi)填鴨式教育題海戰(zhàn)術(shù),國外的教學方式自學居多。去不去上課,寫不寫作業(yè),參不參加考試都由自己決定。能不能好好生活,不頹廢,不墮落,不被誘惑,都是自己的選擇。作業(yè)很少卻有很多時間研究自己感興趣的領(lǐng)域。學期安排不會考慮中國的節(jié)日,小年夜測試,大年夜上課,初一上課,元宵節(jié)期末考試。但我卻苦中作樂地學會了做各種糕點,粽子,并利用課余時間學得了一手好廚藝。
讀預科時是3學期一年,之后讀本科的時候也選了3學期一年,雖然每次放假都只有20天,但好處是3年的課程我只用了2年多就畢業(yè)了。期間兼顧讀書打工的經(jīng)歷讓我更好地學習了時間管理,讓一切變得更有條理。
** 機會需要自己去爭取**
來澳洲6個月的時候開始找工作。因為沒經(jīng)驗,年紀小,處處碰壁。做了幾個月的零工,去電線桿上帖小廣告,幫新裝修的餐廳廚房做清潔,在路上發(fā)傳單…… 后來終于在朋友的介紹下去殘疾人中心先做志愿者,因為是第一份工作,特別有干勁,放假的時候天天去,開學了也每周去三天,可是做了快4個月老板都遲遲未提轉(zhuǎn)正的事情。當時都想放棄了,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有工資,漫漫無期的等待讓人絕望。最后在朋友的鼓勵下,我鼓起勇氣跟老板提轉(zhuǎn)正的事情,沒想到老板很爽快地就答應了。我才意識到,許多事情都要自己去爭取,等是等不來的。
邊打工邊讀書的日子將我的生活充斥的滿滿的,也許很多留學生都有這種經(jīng)歷,剛到澳洲的時候一人一個大硬盤,里面下滿了各種影片,沒事的時候就窩在家里看電影。但在兼兩份工的日子里,有時一天要工作12個小時,晚上回到家累得躺下就睡著了。碰上交論文,25個小時不睡覺,走路每一步都像踩在云上一樣輕飄飄的。但看到自己辛苦勞動的成果時,覺得一切又是那么值得。最開心的是我可以任意支配自己的收入,還可以給父母買禮物。
**外公去世的打擊**
臨畢業(yè)時,新移民政策讓我離PR又遠了一步。15分的差距讓我重新開始考慮是輕松回國是留在澳洲奮斗。但父母希望我留在澳洲。經(jīng)過一番心理斗爭之后,我毅然報了二級口譯翻譯和職業(yè)年課程。上班、上課、寫作業(yè)將一周7天填充地毫無縫隙,絲毫不給人喘息的機會。
此時外公病重的消息讓我夜夜輾轉(zhuǎn)反側(cè),到底要不要回去看望外公。但若此時回去,之前的努力便前功盡棄。緊接著傳來的外公病逝的消息更是令我傷心欲絕,無數(shù)個深夜都在被淚水浸濕的枕頭中醒來懷疑自己的選擇是對還是錯。努力會有好結(jié)果嗎? 壓力大到睡不著覺,或是常常被噩夢驚醒,害怕面對不可預測的未來。幸運的是,我的人生導師在我最絕望的時候出現(xiàn)了,并告訴我要堅持。之后的事情出乎意料地順利,翻譯證書一次拿下,考出雅思4個7,職業(yè)年畢業(yè),PR在遞交申請7周后順利下簽。付出的努力總算得到了回報。現(xiàn)在回頭再看這段再也不想回憶的經(jīng)歷卻感激它使我練就了一身不怕苦,不怕累的本事,學會享受人生中的起起伏伏,把苦難走成風景,變成生存力頑強的”小強”。
**重新啟程**
曾一直以移民為終極留學目標的我在拿到PR后有過一段茫然無措的時期。一直以為PR是終點,拿到了以后才發(fā)現(xiàn)是起點。拿到PR,幾經(jīng)思慮后我搬到了阿德萊德,因為悉尼的生活不是我想要的。對阿德的第一印象并不好,偌大的城市卻沒有人能幫助我,和在悉尼朋友總是貼心得幫我安排好一切形成了強烈的對比。遭受了各種打擊后,悉尼的朋友心疼我勸我回去,而我卻倔強地不甘心就這么回去,自己選擇的路,爬也要爬下去。
從小我就想做幫助別人的工作,現(xiàn)在的工作最開心的就是讓我覺得我有能力可以幫助別人,體現(xiàn)了我的社會價值。在工作中我對移民法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現(xiàn)在在澳洲國立大學讀移民法
**后記**
想出國的朋友們希望真的考慮清楚再出國。很多人都誤以為出國是享福,其實吃苦才是真。國外的生活不如國內(nèi)那么豐富多彩,總有時間是需要獨處的,如何在一個人呆著的時候不覺得無賴,難以忍受是在澳洲的必修課。如果你有一顆玻璃心也請三思后出國,因為打擊,挫折都需要自己去承受消化。留學生中雖然有很多負面的例子,但還是以努力奮斗的占多數(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