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朱旭東,英文名叫David Orbit Design董事長
自我介紹
大家好,我叫朱旭東,英文名叫David. 是上海人。1990年來到澳大利亞,先讀語言,再讀了平面設計本科。當時拿了南澳州第一個該專業(yè)的榮譽學士學位(Honours Degree)。畢業(yè)以后,成立了屬于自己的設計事務所。第一個事務所叫Zhu Design。開始了四年不到,就有一家公司看中了我,想找我合作。因為當時我的名氣越來越大,全國得獎。例如,Rundle Lantern的項目是我當時在這家公司工作時所做的創(chuàng)意,阿德萊德飛機場等機艙的玻璃隔墻是我設計的,StudyAdelaide的 Branding是我負責創(chuàng)作的,Women and Children Hospital 做的指示系統(tǒng)也是我在設計的,WOMAdelaide這個節(jié)日宣傳也是我設計的,還多次幫過中國大使館作過宣傳。但在一起干了兩年后我覺得這個公司的發(fā)展前途很小,就從公司跳出來了,并同另外一家公司合作,叫Fusion。這家公司給了我很大的平臺。我從一個人單干,到后來雇八個人上班。這家公司主要做Digital的東西,而我主要做Branding。我在那里干了六年,后來由于觀點不同,我又離開了那家公司。分家后,由于自行車車禍等原因,我有兩年是完全不能工作。不能工作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經歷這些讓我對人生,以及我的生意都有了新的看法。很多人認為成功就是有錢,但就像中國的古話,人只有在死過一次之后才能了解生命的意義。
我之前可能更關注于如何成名,如何得到大家的關注和崇拜,現(xiàn)在我覺得這些都不重要。你尊重我那是你有禮貌,你懂禮節(jié);你不尊重我,我也無所謂?,F(xiàn)在的我可以活得很瀟灑。對于我的公司而言,公司成功很重要,但不是最關鍵的。我認為作為雇主,不僅僅是為了掙錢,而更多是給人們提供就業(yè)機會。我現(xiàn)在是Orbit Design的董事,團隊里有4個人,馬上就是5個人了,全部都是澳洲人。我在這里跟華人圈子打交道不多。多種原因,第一我的前任太太是外國人,所有交往的都不是中國人。二,我在這里也跟一些中國人打過交道,但最后都覺得不是很舒服,我覺得我跟他們的距離還是很遠。從某種程度上說,我是假洋鬼子,最近這一兩年中文還不錯,以前我都不怎么講中文的。連我跟我哥哥通電話,有時候都是用英文,因為他也在美國呆過很長時間。所以這就造成了我對這里中國人有距離感。這樣雖然有弊端,但也是有好處的。第一,因為我把自己分離,我看事情可以既用中國也用外國人的觀點來看待問題,所以看法比較平衡,比較客觀。這里很多中國人看問題很片面,不吸收外來文化,拒絕與當?shù)厝私涣?。我認為人應該從他原有的教育框框中跳出來,但人有局限性。英文原話叫”You don’t know what you don’t know”,所以你以為你知道的就是全部,你其實是井底之蛙。就像余師所說“身體和靈魂,總有一個要在路上。”
說起為什么選擇阿德萊德
現(xiàn)在的留學生可以選擇,當時的我其實沒有多大選擇。美國,英文不過關無法留學。澳洲當時向國開放,招收語言生。沒有英語要求,所以我就來澳洲了。
為什么會選擇阿德萊德?因為我不想去華人多的地方。剛來的時候是去了布里斯班,住了兩年后,我來到了這里,主要是為了南澳大學的平面設計系而來。當時澳洲最好的兩所設計系一所就是南澳大學UniSA,所以我來了。而且阿德萊德還有一個好處,這個城市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我現(xiàn)在還記得當初我走下飛機,看見藍天白云給我的震驚。上海那時候根本不可能有這種情景,我當時驚呆了,怎么會有這么美的風景。當時我市跟我太太一起來了,她是阿德萊德人,所以也是我來的原因之一。
還有原因就是阿德萊德離悉尼墨爾本也不遠,想去那看表演,娛樂休閑,搭個飛機也花不了多少錢。但如果你居住在那里,你所花的時間金錢,和你所浪費的交通時間等完全不成正比。你生活在這里,你的心可以在其他地方,可以讀書,可以看電視了解世界。
感想
沒來過,所以也沒什么期望。但最近當我回國幾次后,我越發(fā)覺得阿德萊德好了。這個地方太棒了。中國人喜歡大,喜歡城市,因為我們沒有這個機會感受寧靜。就算有寧靜的生活,地方也往往不發(fā)達。所以中國人有誤解,要不發(fā)達喧鬧,要么寧靜落后。其實在澳洲是可以寧靜,又可以發(fā)達的。
讀書期間的記憶深刻
一個是學習的方法。我剛來的時候我聽不懂老師講什么東西,也不知道該怎么學習。老師在課堂上說我們要講講什么是好的設計,我當時是中國學生,不敢發(fā)言,有些其他同學發(fā)言我也覺得他們是亂說。所以就只能等著老師告訴我答案,整個大課上完,老師說“學期結束后你就知道什么是好的設計了。”我當時就非常憤怒,這不是浪費了我兩個半小時嗎,后來我才明白,其實他是在訓練我們自我思維的方式。不要等老師告訴你。而中國學生非常不習慣這一點,我們習慣于等答案。這是不對的,我們應該有自己的思維,有自己的看法,但要謙虛,不斷審視自己的看法,完善自己。既不固執(zhí),也不沒有主見。
澳洲發(fā)展
第一,阿德萊德確實沒有悉尼墨爾本那么大,工作機會確實較少。但這也意味著競爭較少。
第二,你說困難,澳洲是多元文化的國家,但并不是沒有種族歧視的。有時候這種文化是在血液里面的,他想改變,他想掩飾,但偶爾也會露出來。但這20年來變化已經很大了,這種歧視已經逐漸淡化了。我們要做的是接受這個事實,對當?shù)厝擞幸环葑鹬?,因為這畢竟是他們開創(chuàng)出來的天地,我們是后來在大樹下乘涼的人,所以應該多一份理解,也應該懂得回報社會。我們從這片土地獲得財富,不能僅僅只知道利用,要懂得報恩。
建議
來澳洲不應該只是學習知識,更多的應該學習一種文化。這種學習文化,就像你去旅行,你可以走馬觀花,但也可以觀察他們,了解他們,我覺得我們到國外來應該有這種思維方式,為什么他們會這樣想,和我們有什么不同。這樣你花在留學上的錢才能事半功倍。
來澳洲要大膽,大膽生活,大膽嘗試。要感受以前從來沒有的經歷和體驗。John Cage有句名言“I welcome whatever happensnext”. 我很喜歡。人要接受,不要排斥,要有一顆開放的心,大膽接受新的生活,新的生命。人在哪不重要,關鍵看你心有多大。
澳洲留學個人申請經驗:
澳洲留學生活攻略:
澳洲留學熱門關注
澳洲留學寄宿家庭 | 澳洲留學簽證 | 澳洲留學獎學金申請 | 澳洲大學費用
澳洲留學碩士費用 | 澳洲機場禁品 | 澳洲留學學校生活 | 澳洲八大名校就業(yè)率
澳洲留學熱門學校
墨爾本大學?。?a href="http://6898555.com/school/ADELAIDE.html">阿德萊德大學?。?a href="http://6898555.com/school/MQU.html">麥考瑞大學| 墨爾本皇家理工大學
昆士蘭科技大學?。?a href="http://6898555.com/school/USYD.html">悉尼大學?。?a href="http://6898555.com/school/UTS.html">悉尼科技大學?。?a href="http://6898555.com/school/UOW.html">臥龍崗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