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尼布里斯班墨爾本,澳洲留學(xué)生活你要選哪一個?三個城市都呆過,比較不出優(yōu)劣,我總覺得,不同的城市都有不同的活法,哪里都可以過得很好。
我最先來的是布里斯班,這是我住過時間最長的城市,住了三年,全都在讀書。比起墨爾本和悉尼來,布里斯班還是比較有真正的澳洲風(fēng)情的,民風(fēng)淳樸。在布市那會兒,我從來不用擔(dān)心個人安全問題?,F(xiàn)在想起來,真像個烏托邦,所有人都是那么有禮貌,沒怎么見過不三不四的人,沿街乞討都幾乎沒見過。因為工作原因,我也只身闖過布市最窮的區(qū)Inala,但沒遇到過危險,這僅僅只是一個很窮的地方而已。
布里斯班是個非常干凈的城市,路上沒什么人吐痰,也沒那么多廢紙。火車站非常新非常干凈,照明也很好,等火車的時候從來不覺得有危險。布里斯班市中心不大,但印象中路很寬敞,綠化也很好,感覺很舒適。同時也有一個建設(shè)得還算不錯的唐人街。不過布里斯班總體來說華人開店的不算多。
布里斯班最有特色的應(yīng)該就是South Bank上的人工海灘,印象中總是非常熱鬧。大人都帶著小孩子來嬉水。人工海灘四周也是很好的一片綠化帶,雖然現(xiàn)在想起來比較普通,但其實這小小天地的利用率挺高的,草地上總是坐滿了人。特別是每到新年放煙火的時候,整個South Bank簡直都到了需要見縫插針站人的地步,我那時總覺得幾乎全城的人都出動了。雖然如此熱鬧,但并不覺得喧嘩,反而覺得很有community的味道。
除了South Bank還有市中心QUT旁邊的植物園,也是我那時經(jīng)常去散步的地方。除此以外,在Mount Cootha還有南半球最大的亞熱帶植物園,真的非常漂亮,有幾個地方我都驚呆了。我和朋友去過兩三次了,而且人很少,走在里面真是舒服。植物園里面還有一個市圖書館的分支,植物園出來,就在那圖書館坐坐,也很是愜意,圖書館里都用不上空調(diào),直接用電風(fēng)扇,甚是涼爽,很有懷舊的味道。
黃金海岸什么的,自然不用多贅述了,相信很多人都去過,我當(dāng)時是窮學(xué)生,沒什么錢,所以也只是去走過一走而已,感覺是個很典型的商業(yè)海灘。其實我最喜歡的,倒是黃金海岸周邊的城市,真的太漂亮了,處處是風(fēng)景,如果以后我能去那里工作,就太幸福了。
除了自然資源,布里斯班也有自己的人文設(shè)施,其實澳洲三大城市,人文設(shè)施都差不多,無非是State Library + City Library + Art Gallery + 若干Museums,你說要找人文氣息,其實我覺得,三大城市都差不多??赡軄砟珷柋竞拖つ嶙鲅葜v的名人更多而已。布里斯班的各種人文活動,確實沒有墨爾本和悉尼多,但它的人文設(shè)施也不輸給他們。比如說Brisbane City Library,我覺得是到現(xiàn)在看到的最漂亮的一個City Library,窗明幾凈,內(nèi)部陳設(shè)干凈清爽,位置也很好找,就在市政府的樓下。圖書館里還有各種地圖各種timetables,應(yīng)有盡有隨便拿。還有一個QLD State Library,也是感覺窗明幾凈很舒服的那種。布里斯班的Art Gallery,規(guī)模不是特別大,那個Goma (Gallery of Modern Art) 好像比較有名,可惜那時是窮學(xué)生,辦不起會員卡。提到墨爾本,很多布里斯班的人都告訴我:“那個城市天氣太糟糕了!而且很冷!老是下雨!人也沒有布里斯班那么友善!”而且同時也聽說,墨爾本是個古建筑很多所謂很有“人文氣息”的地方。于是我在腦中構(gòu)建出了一幅類似英國倫敦的畫面。
我感覺有點失望,因為雖然我很注重精神生活,但對所謂“人文氣息”并不是特別感冒,對什么陰慘慘的古建筑更沒興趣。我又知道墨爾本是澳洲的時尚中心,人們穿衣服很講究,這又不是我的菜。我只喜歡藍(lán)天白云草地,不要什么小資生活。
來墨爾本的第一天,我住在小旅店里,晚上望著窗外車水馬龍的情景,我非常想哭。我對這個繁華的大城市感到陌生害怕,有種鄉(xiāng)下人進(jìn)城的感覺。第二天出去逛,Little Collins St,正好是星期天早晨,路上只有我一個人,風(fēng)很大,吹起滿地的落葉和廢紙,還看到久違的痰斑,心想“墨爾本怎么可以這么臟”(之前還一直天真的以為澳洲所有城市都像布里斯班那么干凈)。然后走到Federation Square那個地方,感到路上的人真是多,走得也都很快,有種迷失在大城市的感覺。馬路上川流不息的電車,也讓我有點恐懼,我想這地方不能穿高跟鞋,否則鞋跟卡在電車軌道里豈不是很慘?
接下來一個星期一個人住在旅館里馬不停蹄地找房子,惆悵情緒倒也慢慢減弱了??戳撕芏喾孔樱詈笞庠诹薈ity維多利亞女王市場旁邊,還帶有朝北的小陽臺,我非常滿意,當(dāng)天就簽下合同,于是開始了單身貴族的日子。后來很多人聽說我一周350的租金以后,都嫌我太奢侈了,有人甚至說你這點錢在Glen Waverly可以租下一整套大房子了。后來太多人說我,我都不好意思甚至有點慚愧了。其實我真的不是什么奢侈的人,只是單槍匹馬剛來墨爾本,不是很了解情況,又一個人住,總想住得又安全又便利。再說那時我已經(jīng)有工作了,不再是窮學(xué)生了,為了“安全便利”多花點錢,我也愿意,反正平時我消費又不多。
其實后來證明我做的選擇很不錯,我的墨爾本朋友告訴我,我住的那一帶還是挺安全的。而且買東西非常便利,所有東西都在我家附近可以買到,又好又便宜,只有一些電器是要去Target專門買的。我又是個平日里每日做飯的人,離菜市場住得近,一個人大包小包拎回去也方便。平時上班走路20多分鐘,也沒有交通上的壓力。后來去了悉尼,也才知道,我那墨爾本一周350能租到那樣的公寓,已經(jīng)是很幸運的了,在悉尼city,現(xiàn)在一周付390,還不帶家具。
后來入住我的小公寓后的第二天,就去維多利亞女王市場探索了,眾多的新鮮蔬菜和海鮮,讓我這個“布里斯班人”大開眼界,住了幾個月后,頓感菜市場東西真又是便宜又是好,只要自己肯做飯,什么樣的東西吃不起?在墨爾本一年,我吃得可好了,也沒覺得經(jīng)濟(jì)上有壓力。
墨爾本的好,是熟悉后,才慢慢體會出來的。市區(qū)的電車,非常方便,直接刷卡hop on hop off,省了很多腳力。要去海灘,坐火車舒舒服服地,直接終點站就下。市區(qū)比布里斯班大一些,但路名很好記,總之不一會兒就玩熟了。
墨爾本的海灘,也很有特色,St Kilda那里走大橋去的海上咖啡館,窗子做的漂亮極了,我就因為那窗子,在里面買了點東西吃,看著外面湛藍(lán)的天空,不時還有海鳥滑過,真是心曠神怡。然而我個人最喜歡的海灘是Brighton Beach,那個海灘比較空曠比較野,有礁石,礁石上站著很多海鷗,我就朝礁石扔石子,看自己最遠(yuǎn)能扔到哪塊礁石,小海鷗們被我嚇得一驚一乍,然而還是飛走了又回來,很有野趣。
墨爾本South Bank上那個植物園,可是比布里斯班大多了,我估計自己去了那么多次,其實也沒能把整個植物園都走遍。最喜歡的是皇家植物園里那個湖,湖里的小動物,天氣好人多的時候,都會聚集起來浮到水面上,一起湊熱鬧。
墨爾本的動物園,也是一個非常美麗的地方,里面的小動物們都非??鞓?,游山玩水,同時設(shè)計得很好,很多大玻璃,方便人們從不同角度看到動物,同時又不去打擾他們。記得有一條河,出太陽的時候,可以看到里面密密麻麻的烏龜,太可愛了,我管它叫“烏龜河”。動物園里還有一只很大的非洲陸龜,它一個人就享有一片很大的地方,那次我太幸運了,這只陸龜竟然直接朝我走來,讓我可以近距離看到它(當(dāng)然它其實是來我這兒吃草的)。還記得一只特別有趣的猴子,它竟然直接跳到玻璃上,和我們臉貼臉,它還很好奇地用友善的眼睛瞅著我,真是一只很social的猴子!
總之我感覺總體上,布里斯班是個舒服干凈又簡單的平民化城市,而且很有community的氣息,日子久了會有很眷戀這個小城市的感覺。還有布里斯班的氣候真是相當(dāng)不錯,我從來不需要check out天氣預(yù)報,絕大多數(shù)日子都是陽光燦爛。唯一的缺點就是買東西不是很方便,比如說好像沒有一個像Victoria Market或者M(jìn)arket City那樣一個星期開五天的菜市場,也沒有像Fish Market這樣海鮮品種很全的市場,只有星期六菜市場。華人店也不是特別多。不過讀書那會兒并不覺得是個問題。還有一個比較致命的缺點是工作機(jī)會不是特別多,再加上當(dāng)時我還剛畢業(yè),和布里斯班眾多的local學(xué)生一起競爭,還很青澀,不大自信。
我覺得有時候,特別是事業(yè)起步階段,說“喜歡哪個城市”這種問題其實都是奢談,工作找在哪里,人就只能去哪里。
其實當(dāng)時很想留在布里斯班,做做普通的小會計,過過簡單清爽的生活,可惜這個簡單的愿望并沒有實現(xiàn)。結(jié)果我第一份工作找在了墨爾本,一個陌生,而且我不怎么想去的城市。
唯一遺憾的是,直到最后,都沒去成Hurtsville Sanctuary,一是因為太遠(yuǎn),二是因為門票不便宜,我想那里也應(yīng)該很美吧!
當(dāng)然墨爾本最高級的,是它的人文設(shè)施。那National Gallery of Victoria,第一次去我就毫不猶豫地簽下一年的membership,幾乎每星期都要坐著電車去一次,然后在里面呆上一天的時間。里面的展覽很多,活動也很多,還去聽過幾次付費的演講,記憶猶新的是放泰坦尼克號3D的那會兒,去聽過一個關(guān)于泰坦尼克號內(nèi)部陳設(shè)及歷史的講座,聽完后激動了好多天!還有Comedy Festival的時候,我還去聽過一個調(diào)侃中世紀(jì)宗教藝術(shù)的Stand-up Comedy,太好玩了!一年下來,我看了好多好多奇形怪狀的展覽,還特別喜歡看一些展覽說明,拿個手機(jī)在那里查單詞。一年下來,真是學(xué)到了不少東西,媽媽甚至說,連我現(xiàn)在的攝影水平都提高了不少呢!看來藝術(shù)的熏陶是有道理的!
NGV旁邊,就是Arts Centre,我只去過一次,因為感覺里面比較貴的。我去的是一場古典音樂會,由Australian Symphony Orchestra演奏的貝多芬Ode to Joy(歡樂交響曲),再加上若干其它不知名的小型古典音樂。很劃算,只付了$45,因為我這個年齡層次是打半折。澳大利亞交響樂團(tuán)其實挺有特色的,里面很多演奏者包括指揮家竟都是很年輕的人,那個指揮家竟然是一邊拉小提琴一邊指揮,效果還很不錯!
其它室內(nèi)活動,還有Melbourne Museum,IMAX Centre,我買了張一天聯(lián)票,博物館東西很多很多,IMAX效果很不錯,雖然我位置不太好,也看得很開心。
State Library of VIC,這個建筑真是嘆為觀止,尤其是樓上穹頂下面那層(每張桌子都有臺燈的那層),上次聽過有人直接在那穹頂下面演奏波斯音樂,那感覺真太棒了!去年的那個波斯展覽辦得很棒,搞得我去年很長時間都在迷戀波斯文化和音樂。還去過一個免費的劍橋大學(xué)教授的波斯文化演講,那次可是坐滿了人哦!可惜他水平太高用詞也很難,我聽懂了不到50%!State Library很多活動都是免費的,而且質(zhì)量還很高,我經(jīng)常晚上一個人跑去玩,反正住得近唄!
墨爾本的City Library,一開始讓我大跌眼鏡,它蝸居在Little Flinders St一個小小的角落里,內(nèi)部陳設(shè)比起布里斯班來也比較簡陋,但很實惠的一個圖書館,藏書豐富,中文書也一大堆,最好的是連雜志都可以借出去看,過去一年的精神生活,為之豐富了不少。很多書和DVD都很新!
還有一個很好玩的地方是Old Melbourne Jail,里面有模擬被捕啊什么的有趣活動,那個獄警大媽很好玩的,被她罵都是一種享受。監(jiān)獄里面非常陰森,很有感覺,同時我也了解了澳洲犯罪史,知道了那時候也有很多冤假錯案,大多數(shù)罪犯,都是窮得沒辦法,才犯罪的。還有對Ned Kelly也加深了了解,據(jù)說他年輕時還下水救人做過好事,據(jù)說被他抓過去的人質(zhì)都很歡樂,而且據(jù)說他臨刑前也是嚇得面色慘白一晚上沒睡好的,我想如果他活在現(xiàn)在,肯定也是個很有意思的人物。就是不知道Ned Kelly為什么要帶這么一個又丑又笨重的鋼盔,他有辦法帶著這鋼盔騎馬嗎?
Cook's Cottage也是個很不錯的地方,雖然要5塊錢門票,還是值得一去,看看古英國人家里還真是簡陋,做個飯還有著火的危險。而且猜猜那時候死亡率最高的是什么事情?生孩子!很多人死于生孩子!
我在墨爾本去的最后兩個地方是十二圣徒巖石和淘金小鎮(zhèn),因為是跟旅游團(tuán)去的,所以只是走馬觀花,十二圣徒巖石,真的是一定要親自去,才能有感覺。
講了這么多,雖然不是很干凈而且天氣也不大好,墨爾本其實是個挺好玩也挺便利的地方,在墨爾本就該沒心沒肺地吃喝玩樂。其它有些地方,就只能將就一下了,比如人有些多(過馬路都是一群一群),不是很干凈,出門要帶傘戴帽子。我記得墨爾本的風(fēng)特別可怕,吹得我頭皮都是涼涼的,有幾次回家都偏頭痛了,所以后來出門都開始戴帽子了。一天中溫差可以很大,有時早上溫度還好,晚上下班回來一路就感覺特別冷。還有就是安全感沒有布里斯班強(qiáng)了,記得有一次從好友家回來,晚上一個人走在路上,很怕很怕,趕緊往有電車的地方疾走,也知道有些地方如Footscray,是要避開的。墨爾本比起布里斯班,已經(jīng)是個有點復(fù)雜的城市了,沒有太多的community的感覺了,就是個很繁華的都市。
不過去年年底的時候,經(jīng)濟(jì)不是很好,我在墨爾本已經(jīng)找不大到工作了,所以有注定了我和墨爾本失之交臂,剛體會到墨爾本的好,還交了幾個好朋友,就得走,確實是很痛心的事。這次新工作找在了一個我更加不愿意去的城市 - 悉尼。
為什么我這么不愿意去悉尼呢?有兩個重要原因。
1. 聽說了一些悉尼的傳聞:
大家都知道,悉尼這個城市已經(jīng)被嚴(yán)重Stereotype了。所以眾口一詞:悉尼熱鬧繁華,不安全,競爭激烈,生活壓力大。
所有這些,都和我想要的背道而馳。一個是因為“熱鬧繁華”和我沒關(guān)系,要知道我最討厭的事情就是逛街。同時在澳洲的這幾年,我一直號稱:我就喜歡布里斯班那種自然環(huán)境好民風(fēng)淳樸的城市,我就想窩在那里做一個與世無爭的小會計。(媽媽的畫外音:其實你還是有野心的,別以為我不知道)(我的這種矛盾心理,請參考“鳳雛和臥龍”- 貌似一個人瀟灑地住在深山老林里,其實巴不得劉備去三顧茅廬呢!- 沒錯,我的真實心理就是這么挫!)(所以我對悉尼一開始就有不公平的偏見,是我自己太裝腔作勢.)
2. 以前在布里斯班的時候,和同學(xué)去悉尼旅游過一次。
那時適逢心情不好,工作沒著落,被同學(xué)強(qiáng)行拉去悉尼玩。
當(dāng)時的感覺:悉尼居然有乞丐誒!滿地的廢紙誒!公共汽車?yán)飻D滿了有色人種的面孔誒我好害怕哦!乘客還和司機(jī)吵架誒太過分了!街上站著很多不三不四的人誒!很多人都亂穿馬路誒!火車站怎么臟得像個廁所?!
所以一次旅游,愣是被我這些裝腔作勢的敏感給破壞了。我們也因為時間短暫,沒來得及好好玩,主要是被同學(xué)拉去欣賞悉尼歌劇院&大橋了。我早說過了,我這個人對人文建筑完全沒感覺。所以第一次看到悉尼歌劇院&大橋,當(dāng)我同學(xué)在熱血澎湃反復(fù)各種角度拍照的時候,我自己就完全冰山臉木在一邊!
然后回到布里斯班,更發(fā)現(xiàn)布市的美好,發(fā)誓誓死效忠布市。
然而天不遂人愿,一個無情的定律就是:工作找在哪里,你就只能去哪里。其實我是open to relocation的,什么阿德雷德珀斯達(dá)爾文乃至regional areas我都愿意去。然而生活就像QJ,最后老天就安排我去雷區(qū):Welcome to Sydney!
不用說,我是帶著幽怨的心情登上去悉尼的飛機(jī)的。然后從機(jī)場打的去旅館,一路大驚小怪:“哎呀悉尼怎么路上都沒什么樹?這多壓抑!我們墨爾本可到處都是林蔭大道呢!”
接下來的幾天,又是奔波找房子,可憐的悉尼于是又被我埋怨了個遍。很多時候,我們在悉尼市中心繁華的路上一邊疾走一邊看地圖找路,被高樓大廈們迷得東南西北都分不清,在市區(qū)想貪省力坐個公共汽車還七拐八拐不知把我們送到什么地方去,最后還不如靠自己兩條腿。
其實最后我們感慨:“這種奔波的日子,其實哪怕在夏威夷,恐怕我們也照樣埋怨!”
在找房過程中,我們最重要考慮的是兩個字:安全!要絕對安全!可惜上網(wǎng)一查信息,悉尼可能是澳洲最沒安全感的城市。東南西北四個區(qū),西區(qū)不用說得不惜一切代價避開,南區(qū)據(jù)說是新移民區(qū),往東去似乎總是繞不開那個Kings Cross,最后只能考慮北區(qū)。我知道北區(qū)很貴,同事推薦住Mosman,好不容易找到兩套每周$400以下的房子,結(jié)果一個是背陰的,還有一個陽光全被樹擋住了,房子條件也并不是很好。
我們一致同意:北區(qū)是很漂亮很安全,可惜貌似不在我們的經(jīng)濟(jì)承受范圍內(nèi)。
最后又走了我在墨爾本走的路子:住City!這下家人放心了,到底是有管理的大樓,出入都要門卡,又在市區(qū)熱鬧的地方,這下不怕碰上壞人了!而且多么上班買東西多么方便啊!
我們在考察過程中,還發(fā)現(xiàn)一個致命問題,悉尼的火車站,以及悉尼的火車,真的感覺不是很安全。媽媽一直在說:“晚上人少的車廂里、站臺上,你出了什么事,都不一定喊得來人!”所以我們一致決定,上班下班不能坐火車,要坐只能坐前往北區(qū)的公共汽車。前兩次送父母去機(jī)場,買了從Museum Station去機(jī)場的來回火車票,媽媽發(fā)現(xiàn)Museum Station晚上人少照明不好,硬是叫我浪費掉火車票,從機(jī)場花了50多塊錢打的回家。
悉尼的出租車呢,大街上倒可以看到很多,但打電話預(yù)定真是靠不住。我們上次提前一天晚上訂了第二天早上的出租車,第二天傻傻地去等了,結(jié)果等了半個多小時還沒來,打電話去問,說我們要的車型現(xiàn)在緊張?!Shit! 我們明明看到大街上那么多空車在跑,結(jié)果最后自己揮手招了一輛!
現(xiàn)在想來,其實悉尼最大的缺點,就是復(fù)雜,安全感少了,有些服務(wù)諸如電調(diào)出租車靠不住。還有雖然交通四通八達(dá),但交通付費又是貴又是不方便,最讓人大跌眼鏡的是居然連刷卡都沒有!特別是坐公交車,我還得提前查好幾個sections,要買哪種票。那萬一我臨時決定改變路線怎么辦? 這對我這個習(xí)慣隨便溜達(dá)的人來說很頭疼!
當(dāng)然和墨爾本一樣,悉尼的好,也是安定下來后,慢慢體會出來的。我現(xiàn)在才安定下來兩個多星期,就已經(jīng)體會到這個城市的美和便利。
除了房租外,其實物價比起其他城市來,也并沒有太夸張。要買有錢人的東西,頂級大牌店密密麻麻地排在步行街上;要買窮人的東西,Woolworths什么的打折也一樣爽氣!東西質(zhì)量還好!;要買華人的東西,市區(qū)就已經(jīng)看到至少3,4個很不錯的華人超市。只是有看到華人店宰人很厲害,一定要注意貨比三家!
還有來了悉尼后,我才體會到以前很多人說的英語不用很好也可以在澳洲生存。悉尼的外來移民太多了,我覺得過去三個星期里,碰到的人至少有2/3都是英語第二語言的移民,大家英語都講得亂七八糟,所以壓力也不是很大。
對悉尼的唐人街,我倒印象不是特別好,商業(yè)氣息太濃,不是免稅店就是飯店,感覺沒什么好逛的。還有至今沒在市區(qū)找到什么好好的中文書店,上次看到一個號稱最大的中華書局,跑上樓一看就巴掌大的地方,書還都是迎合老外口味的。
我印象最好的還是悉尼市區(qū)的植物園,我很欽佩這種肯把市區(qū)一大片地方劃出來做植物園的氣度。我媽媽說,上海的綠化可比這慘多了,只有一個人民公園,根本沒法和這里比。悉尼的植物園還有一個特色,就是雕塑很多,很有情趣,我覺得比墨爾本的漂亮。有了這個植物園,我覺得悉尼也不會繁華到壓抑的地步。
植物園里還有一個State Library和Art Gallery of NSW,State Library還沒機(jī)會去,很贊賞Art Gallery,里面的藏畫貌似比墨爾本還豐富,還有另一個Museum of Modern Art也很贊,我想精神生活不會輸于墨爾本。
Circular Quay自然是不用多說了,雖然我對悉尼歌劇院沒感覺,但不得不承認(rèn)碧海藍(lán)天,總歸是很漂亮的,在那里走走,心情大好。但我個人覺得Darling Habour沒什么勁,貌似主要是個吃飯的地方。還有那個The Rocks也超沒勁,主要是這一片地方都太商業(yè)化了。Customs House底下那個City Library倒感覺不錯,很有特色??傊覀€人覺得如果是在市區(qū),還是玩人文設(shè)施,玩植物園,又便宜又劃算。
好玩的地方,還得坐船去。我們先去的是Manly Beach,有點人氣但不是太熱鬧,沿海走可以看到很多浪打礁石的畫面,我那次一邊走一邊居然想起了櫻木花道全國大賽后復(fù)原在海灘上跑步的情景。然而好玩的還在后頭,第二天我們又坐船去了Mosman Bay,然后從Mosman bay一路走到了Cremorne Point,這一路真是心礦神怡,羊腸小道,路旁很多熱帶植被+富豪住宅,非常安靜,沒什么人。我們還驚奇地在路旁發(fā)現(xiàn)一個小小的植物園,非常有特色,像個小熱帶雨林。
還有悉尼的Blue Mountains,那也是個必去的地方。我們坐火車去的,不過一開始沒有直奔Three Sisters和Scenic World,我們在第一個有了望點的地方就下了,然后自己玩,因為是星期一,沒什么人,感覺好極了,從山上望下去,可以看到云影在樹叢頂端移動,有種俯視亞馬遜雨林的感覺。然后我們又走另一段山路下去,走到后面,簡直就像在熱帶雨林里探險一樣,最后下到一個小瀑布,哇塞那情景簡直就像電腦合成的桌面圖片一樣,流水潺潺,從巖石頂端汨汨流出,兩旁都是綠茵茵的熱帶植被(我總說那像侏羅紀(jì)公園里那種植物),我在那里拍出來的照,在電腦上看就像假的圖片一樣,你說那景色該有多好?
但是我們的Shuttle Bus一個小時只有一班,所以我們又步行去了幾個景點,才好不容易等到一班,幸運的事,車上只有我們?nèi)齻€人,司機(jī)小伙非常友好,自愿當(dāng)了我們的私人導(dǎo)游,主動停了幾個很好的景點讓我們下來拍照,直到把我們送到Three Sisters為止。然后我們在Three Sisters爬了幾段很陡的山路,我爬的時候,都不敢往下看山景。我的恐高癥,在一座Three Sisters石頭旁邊發(fā)揮到極致,我就記得驚鴻一瞥到那塊巨石的邊,巨石俯視下面的崇山峻林,那一瞬間我都快嚇尿了。但是到后來我漸入佳境,樂不思蜀,一點都不累,號稱體力還剩80%,可惜我媽媽說走不動了,我們只好回家了,不然我真恨不得在藍(lán)山住幾天,再爬個幾天山。
悉尼的游記,我就寫到這里,因為只呆了三個星期,所以我現(xiàn)在看到的,肯定還是冰山一角,但是我已經(jīng)感覺到:悉尼會是個很好玩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