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初到澳洲的我們,有點傻氣又有點好奇的步出機場,看著這個帶著“土味”的機場,拉著從國內(nèi)帶來鍋碗嫖盆的行李箱,開啟我們在澳洲留學(xué)的新世界大門。
怕在澳洲買不到,還特地從國內(nèi)帶來臺燈、紙巾、衛(wèi)生巾、字典、鍋子、電飯煲還有一堆藥,幾乎把整個家都搬過來的你!
對于大多數(shù)的留學(xué)生來說,澳洲是一片自由的土地,這里沒有家庭的壓力,少了很多規(guī)則。據(jù)《時代報》報道,不少留學(xué)生摘下面具,享受在澳生活的同時,“雙重人格”漸漸展露。
留學(xué)生都有雙重人格-付宗怡
要融入澳洲也并不是件簡單的事。來自中國上海的留學(xué)生付宗怡(音譯,Zongyi Fu)為了交到朋友,還試圖踢澳式足球。
但是宗怡很快就發(fā)現(xiàn)要融入澳洲學(xué)生的對話,要理解很多概念,比如西方流行文化,網(wǎng)絡(luò)用語以及澳洲運動。
對她來說,澳洲給了她一個暫時沉寂的機會。“這里沒人認識你,你可以完全放松做自己,但是過了半年之后,你就會想,嗯,好吧,我體驗過了。”
不過澳洲的自由可能也帶來了一些“墮落”,宗怡的一個朋友更加叛逆一些。
“大麻在中國是違法的,而這里是有大麻的,很容易就能嘗試。在酒吧你還可以跟一個你幾乎不認識的人回家,這是全新的體驗。"(警告:大麻對于人體的危害如上圖,文中為留學(xué)生個人體驗,強烈不建議任何人嘗試吸食!)
"但是在家里,父母的眼中你是完美的,所以要表現(xiàn)得更淑女。所有人都有雙重人格,這里我釋放出了自己的邪惡一面,回到中國之后,我會變回那個乖乖女。”
享受自由,無拘無束-Dea Arida
Dea Arida來自印尼雅加達,父母對她有極高的保護欲和要求,從來就不允許她去朋克音樂表演,因為她的父母認為朋克音樂是很危險而且很墮落!
在5年前,Dea離開家來到墨爾本大學(xué)求學(xué),父母對她還是非常嚴(yán)格,例如禁止她帶男生到家里過夜,保有自己天主教信仰,也不準(zhǔn)喝酒。
但是來到澳洲之后,Dea終于有機會可以享受自由的空氣,嘗試在家里不能做的事!
Dea沒有告訴父母,她選擇來澳洲,就是因為為這里很自由,你不用和同齡人表現(xiàn)得一樣,你可以有自己的個人特質(zhì)!
逃離家庭壓力 找到自己幸福-Joanna Wiyono & Betty Wiyono
對于印尼籍華裔的Joanna來說,澳洲給了她逃離家庭壓力的機會!
在家的她,從來不敢參與任何Party聚會、夜店,也不敢喝酒。在父母面前,她必須要有“乖乖女”的樣子和行為。
但是來到了澳洲,她可以在這里嘗試很多沒做過的事情,而且當(dāng)她回家的時候,她有了她自己的新觀點。。。
為什么哥哥就可以騎車?為什么爸媽老是“過度保護”女兒?
以前Joanna還在印尼的時候,覺得這一切都是“很正常”的,但在她來到澳洲之后,她學(xué)會思考,并且以理性的方式和父母溝通“男女平等”的問題。
而且在亞洲國家,雖然已經(jīng)比以前好很多了,但是社會給予女人很大的壓力,不結(jié)婚不勝孩子的女人雖不至于被歧視,但仍會被人說嘴。
在澳洲,真正讓Joanna震動的是這里沒有來自社會的壓力。你可以選擇結(jié)婚,或者你也可以只有一個長期伴侶,你可以生孩子,或者你也可以不生。“我想留在這里,因為這個社會的包容性更強。”
沒多久,Joanna的姐姐Betty也來到澳洲讀書,而且也在這里找到一份工作。
Betty來到澳洲之后也學(xué)習(xí)到了很多新觀點,例如她的媽媽認為女人就是應(yīng)該默默在男人背后支持,但是Betty告訴她媽媽,“女人并不是男人的物品!”,Betty也在澳洲找到了她的未來伴侶,她的丈夫是來自英國的工程師。
無論當(dāng)初你抱守怎樣的初衷來了澳洲,隨著時間的流逝,每個人都在改變。叛逆、釋放、解壓,這些對年輕的你來說或許都曾充滿誘惑。不過,多年后回頭再看,這些膚淺的宣泄背后,澳洲真正帶給我們的人生精彩,其實是更廣闊的視野,更包容的胸襟,以及平淡如水波瀾不驚的心境。